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

相關基本面常用比率

要看得懂報章雜誌常在提的相關財務比率,一定要對這些名詞有所了解,看營收數字或財報時,才能展現投資家的敏銳度,特別是對這些名詞而言,仍是新手者,可要加緊練習才能趕上投資家的水平喔!以下是史導客日誌常用的比率,大家不妨也一起來復習。

[股本篇]
權值:
代表該公司的市值在整體上市櫃中所占有的比重,也代表市場中必須吸引相當比重的資金才能對股價造成支撐的作用,而市值=股數*股價,比起單用股本來衡量更具客觀性。

股本月增率:
公司的股本不會始終保持不變,透過合法的程序公司可以現金增資,盈餘轉增資或私募,但是股本的膨脹速度不能比公司獲利速度來得快,否則獲利速度比不上股本膨脹快速,則稅後淨利稀釋時,股價的價位也會越彈越低。

[營收篇]

YoY(year on year percentage):史導客的定義為與去年同期的年營收累計成長率 ex:目前2月份累計之yoy, 即2007年1,2月營收總和與2006年1,2月營收總和之比較, 不過也有定義為去年當月與今年當月之營收成長率, 也就是史導客下方指出的MolyM, 所以在再看報導時要特別注意其定義。

QoQ(quarter on quarter percentage): 本季營收與上一季營收比較之成長率, ex:目前之qoq即2006年第四季與2006年第三季比。

MoM(month on month percentage): 即本月營收與上月營收比較之成長率。

MolyM(month on last year month percentage): 這是一般營收數字公佈時常用的數字, 或叫去年同期月成長率,與去年同月比較之成長率, 不過這個比率每月的變動較大, 故史導客較喜用上述YoY來取代。



[損益表篇]

毛利率: 公司販賣單位產品可以獲得的利潤的比率。

毛利成長增減: 或叫季毛利成長增減,表示財報上的毛利率較上一季財報的毛利率成長了多少(P2-P1),越高表示公司產品未來越有競爭力。

營業利益率(簡稱營益率):公司獲得之毛利再扣除營業相關的費用(ex:薪資,水電費..)所得的益利占整體營收的比率。

營益成長增減:與毛利成長增減類似(B2-B1),越高表示公司本身的營運成本下降,有助於提高EPS。


*月實質營益率:(當月營收/實收資本額)*近一季之營益率, 此為史導客自創之比率, 原因在於, 比營益率更能看出一家公司業內的規模經濟及獲利能力, 但是營益率在年底時, 只能取得Q3的營益率, 故實質營益率在年報未出爐時,實務的做法都是採預估值, 但誤差值不大故仍是分析基本面的好工具。
<相關文章>論月實質營益率
<精華文章>月營收分析重點提示 – 以開咖啡店為例

稅前淨利率:即營業利益(業內)在加上業外的盈虧占整體營收的比率。

業外淨利率:即業外的盈虧占整體營收的比率,這是史導客為方便閱讀損益表而設,公式為稅前淨利率-營益率。

稅後淨利率:即稅前淨利減去繳國稅局的稅占整體營收的比率。

每股盈餘:也就是EPS(Earning of Per Share),把稅後淨利率*營收/發行股數即可得到。

本益比:簡稱為P/E, 指當日股價除以全年的EPS(史導客文章皆以稅後之EPS來表示), 16倍本益比算是合理的水平,若本益比為負數則可參考P/B, 一般EPS在財報未公布時, 都會用預估的EPS來比較, 依史導客做法則是拿最近四季公佈EPS的加總來統計, 若要找出未來EPS可能大幅成長的公司, 則是找毛利高及營收高成長的公司, 即可找到。

本益指標:計算一年之中本益比的區間位置,倘若本益比過去一年中介於10-20之間,而目前本益比=12,則本益指標=(12-10)/(20-10)*100%=20%,本益比只能看出是否具備高本益比條件,若要看股價是否落在低估區間則須仰賴此一指標。

[資產負債表篇]

股價淨值比:簡稱P/B, 指當日股價除以最新一季資產負債表公布的每股淨值得到的數據, 表示投資人必須用來取得股票所必須付出股票淨值的倍數, 當P/B越高, 投資人買股付出的成本越高, 一般具成長潛力的產業P/B會比夕陽產業高出數倍,一般3倍以上算是平均的高水位, 這個數字也可以看出產業行情在什麼階段。

股價淨值指標:與上述本益比區間的設計理念一致,此指標可以看出該公司的[購買價格]是否落在合理水準,在本益比(P/E)為負數時就成了另一項重要的參考數據。

負債率:或叫負債占總資產的比率, 指企業欠債權人的錢, 這個比率中含流動負債(短天期)及長期負債率, 及其它負債, 一般負債對企業的影響是資金的週轉,若公司正開始要迎接景氣來臨,而短天期的負債到期卻常要企業的命,因此若值遇景氣時, 基本面佳的公司要避免流動負債偏高(大於50%)的公司。

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公式=(長期負債+股東權益)/固定資產, 這是評斷一家公司供應固定資產這種長期資金是否充足的一個指標, 為什麼重要呢? 因為一家公司如果為了要添購固定資產而造成長期資金缺口變大時, 信用較差的公司只能先就短期借款來支應, 或借新還舊(又叫以短支長), 流動比率(見下方名詞解釋)必然會下降而造成流動資產不足支付流動負債, 一旦被銀行停止短期借貸, 公司的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一時間必定難以處分以支付高額的流動負債, 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這個比率不可以小於100%。

流動比率:這是最常用的短期償債指標, 公式=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一般以200%為理想標準, 比率越高對短期債權人越有保障! 資金週轉不靈的情形便不易發生, 反之則容易發生資金週轉不靈(跳票事件), 那對股價必然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力。

速動比率:分析緊急變現的能力, 它與流動比率的功用類似, 但是它將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較差的存貨及預付費用等會計科目排除, 只留下現金與短期投資與應收帳款, 目的是測試更緊急的變現需求,比率最好介於50%~150%, 若低於50%則表示應付短期債權人到府要債的實力極差, 若高於200%則表示資金閒置率太高。

季存貨周轉次數:公式=季銷貨成本/平均季存貨餘額。實務上筆者會拿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之間的落差一起參看(表示動用存貨來償還流動負債的實力)。季存貨周轉次數目的在察看公司當季的存貨周轉情形, 筆者認為季存貨周轉次數應在1次以上為最起碼水準(1.5次為可接受水準), 若季存貨周轉次數在同業中表現相對較好,表示公司的產品賣相較佳, 除非是產品單價較高的產品,如豪宅(其季周轉次數通常在0.5以下或各更低)。季存貨周轉次數太低若出現在產品生命週期較短的電子業, 可能會因為錯失產品賣出的時機, 最後就會成為存貨跌價損失, 而成為虧損的來源。

季應收款項周轉次數:公式=季營收金額/平均季應收款項金額。目的在察看公司當季的應收款項周轉情形(包括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 筆者認為季存貨周轉次數應在1次以上為最起碼水準(1.5次為可接受水準), 若季應收款項周轉次數在供應鏈廠商中相對較高, 表示公司在供應鏈中為具議價能力的強勢廠商。季應收款項周轉次數若太低, 且季存貨周轉次數相對較高, 表示公司議價能力差, 只敢出貨卻不敢向客戶催款, 若應收款項久未催得, 最後會成為壞帳損失, 等於是賠了存貨還得賣乖。若應收款項周轉次數小於1, 且應收款項+短期投資占流動資產比重過於龐大(可先參看速動比率與現金流量比率的落差), 則再透過資產負債表確認後, 若是應收款項太大所致, 則可初步認定公司的銷貨有做假帳的高度嫌疑。

長期投資比率:在損益表篇中,談論到了一項業外淨利率,其實就是與本業無關的業外投資的損益,業外投資主要項目包括1.證券(股權及債權),2.營運基金(償債基金,擴充基金,意外損失準備金,退休金)以及3.不動產投資;證券長期投資有異於短進短出的股票或債券買賣,如果是為了長期合作關係或整合產業供應鏈而取得一家公司的股權,代表的意義就具有正面意義,也代表一種獲利的長久性;在證券投資上持有股權的多寡會影響到損益表認列的方式,若持有股份低於20%,業外獲利於發放股利時認列(無法領到未分配盈餘,會計上稱之為成本法),除非能證明已能掌控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權;若持有股份高於20%(含)以上,則可以按股權比例認列被投資公司的稅後獲利總額(會計上稱之為權益法);若持有股份達50%(含)以上,在會計表達上就不叫做長期投資(除少數例外情況),而是業內的一部份,表示母子公司為同一經濟體。

[現金流量表篇]
從現金收付的角度看公司營運,好比銀行帳戶,當期有沒有資金可供營運用,就知道公司本期營運是否步入軌道。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進:專注本業,穩當的經營,則公司賴以存活的現金就會從這裡生出,其現金來源可以是因為向客戶催收應收款項而來,也可以是出售存貨而來;另外應付款項給得慢,或賖帳購買存貨也會減少現金流出的時間。不過重點是當現金顯示正數,除了表示在營業活動頻繁出入並且有獲利,同時也表示公司是專注本業的,這是投資人的最佳福音。檢查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進可以參照EPS(必然亮麗)及當季存貨周轉次數(至少是大於一次)及當季應收款周轉次數(至少是大於一次)。

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進/流動負債。意思是透過本期營運所得的現金來償還短期負債的實力,當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進可以支付流動負債時,表示公司短期現金相當寛鬆,也代表著公司的本業實力相當驚人。

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進:海外投資公司獲利匯回的現金,出售公司內部固定資產,短期投資獲利都會形成投資活動淨現金流進的現象,但是投資人應注意,投資活動是否具有持續性,例如:海外投資公司獲利滙回資金,不然出售固定資產或短期投資獲利都是暫時性的,不容易造成股價上揚。檢查投資活動之淨現金流進可以參照長期投資比率,長期投資比率增減(表示公司對業外比重的增減持方向)和業外淨利率。

融資活動之淨現金流進:在增持流動負債,增持長期負債和股本增資時會造成融資淨現金流進的情形,這時投資人一妨注意一下營業活動和投資活動的淨現金流進情形,如果都是零或負數,表示公司在本期營運上已經到了借錢營運階段,投資人心理就要有所警覺。檢查融資活動之淨現金流進可以參照負債率增減(增加表示淨流入),負債率(表示未來的還債壓力),長期負債占負債比率(表示未來的還債壓力),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表示支持固定資產的實力)。

每股自由現金流量(元):在前述現金流量的說明中點出企業手邊現金合理運用的情況,但是運用合理之外,現金是否充裕也可以做為未來展望的參考。用[季EPS]只是帳面的結果,卻無法告知投資人未來能否繼續獲利,若前述檢測方法都能過關,再用〔季每股自由現金流量〕,簡稱[季FCPS],即(營運現金流量+投資之現金流量)/發行股數,則可以得知企業未來能否有充的現金,並輕鬆自在地發展,而且[季FCPS]>=[季EPS],更是企業實實在在地賺到了現金的證明,對於股價更是一層無形的保護,故本指標又可稱之為展望指標。至於[季FCPS]與[季EPS]悖離的公司,或許短期因獲利不錯而使股價有所支撐,但是在景氣由趨緩轉為衰退之時,筆者認為這種展望轉差的公司一定要先行避開。

[董監持股篇]

董監持股比率:本比率若用當月數據來看或許感受不到其意義, 若連續12個月內董監持股比率節節上昇, 代表何意不言可喻, 另外須注意小股本(10億以下)的公司董監持股須達10%以上, 否則就不符合法定門檻, 相對的法人也會較沒興趣。

董監設質比率:論這比率時,應了解持對象是董監, 若董監持股後又把大多數的股權拿去銀行質押, 等於是變象地把股票的錢又拿回自己口袋, 自己卻又可以操縱公司經營面, 等於是利用公司為自己牟利, 豈不過份,除非只是短期質押! 設質比率的看法是用董監持有的股數為分母, 其中質押的股數為分子,相除即可得到。

董監持股增幅:這是史導客為方便散戶朋友了解當月(15日)公司向証交所登記之持股及質押狀況變化而列出的數據, 如果上月董監持股比率是10%, 而本月為11%, 則董監持股增幅=1%。

董監質設增幅:這比率乃是在觀察董監最新月份之質押比率,若董監持股增幅維持不變或減少, 而質設增幅卻異常增加, 就要小心公司基本面和股價的長空效應。

[綜合篇]

總資產報酬率(ROA):大家在會計學上都明白[總資產]=[負債]+[股東權益],若是要談論該營業期間的負債及股東權益創造了多少稅後淨利,則運用總資產報酬率最能表達這項獲利績效,不過在景氣差時,獲利甚難,有遠見公司老闆傾於降低負債經營,上游的原料生產業者更傾於歲休或者休無薪假,目的就在於因應消費力不振以及原物料的價格崩跌;而景氣翻揚時,就會傾向舉債經營,其目的就是趁景氣時多賺一些,這時獲利績效就要參下方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較具意義。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這項比率故名思義是在看待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報酬有多大,其公式是將損益表的〔稅後淨利〕除以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金額〕,這項公式也可以是〔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乘數〕解釋上會更順暢,年股東權益報酬能保持在20%的公司(季ROE平均達5%),就到達了為股東創造獲利的及格區,同時也是營收發佈的同時,可以拿來評估公司是否為股東創造利潤的必參考指標。
<相關文章>論月實質營益率及股東權益報酬率


經營速率:
由ROA及ROE之公式=> ROE=ROA+[ROA-I(1-tax)/負債總額]*負債比/股東權益比, 可知好的ROE的必要條件為, 1.好的ROA, 2.ROA>I(1-tax)/負債總額, I(1-tax)/負債總額, 其意為I(1-tax)稅前之利息費用, 將之除以負債總額, 即為公司之融資利率,ROA>融資利率, 即指舉債經營有利; 取ROA=融資利率時,經營速率為零; 經營速率越高, 除表示公司之財務桿槓風險低, 也表示公司之經營績效良好。

財報負面評等:
空白:無保留意見,標準式無保留意見,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保留意見
**:保留意見(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修正式無保留意見(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
***以上: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

##EasyReadMore##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