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價值投資實務拆解(三) - 減資

我投資的公司要減資了,可是減資是什麼啊,俺平時都不看基本面,可是看到這個名目,好像又跟俺的權益有很大的關係,這下子,真是吃閉門羮,投石問無路。

誰叫咱們不好好了解基本面和股票經營的遊戲規則;還好史導客走過了很長的冤枉路,早就迷途知返了,巧遇讀者有此一煩惱,就索性結合經營者和投資人的角度來終結此一話題。

減資,話白的意思就是減少資本額;資本額/10元票面=總股票股數,故減資會使總股票股數減少。則公司每月營收不變的前提下,每股EPS會提升。那麼你又會問,可以隨便改變資本額嗎?答案,不可。凡是更動股東權益的議題,均要由董事會提案再交由股東大會表決通過,再由董事會向金管會提出減資申請。

那麼減資可以提高每股EPS,與不減資維持原EPS,總淨利兩者均相同,為何要減資呢?

經營者的想法:哈,因為我接到了大單,未來公司營運要走上坡了(進入成長期),趕快趁股價便宜時減資的話,股數就可以集中在最大股東身上,當然也就是本人囉,而且未來我可以廉價並快速地收購,等你們這些投資人想買我手中的股票時,就要用漲停板去追,不然是買不到的。

以上,就是減資的無上真諦囉。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好像看不到投資人有以上的基本認知,多半對『減資』這個名詞是一知半解。而且大家對基本面又是漠不關心,所以更看不出來公司減資的用意。

呵,其實現實中公司派減資多半不是因為上述原因,也就是公司不是那麼有心啦。況且能遇到公司運營走上劃時代的轉折進入大成長期,在現今應屬寥寥無幾了。

那麼減資是為何而來呢?筆者用『好的』減資跟『不好的』減資來談。

第一種還不錯的減資是因為公司營運過了成長期進入了成熟期,市場規模也已固定,縮小營運規模,可以保持每年應有的每股配發現金股利水準,不致於被股本稀釋。所以公司會採退回現金方式給原始股東的方式減資,感受上,就好像拿到了一筆現金股利,且公司跟過去一樣賺錢,股價有填權息的效果,且股數變少,每股淨值也會提高,股價還能坐享超漲的利多。這種減資叫-『現金減資』。

第二種減資算是再次一等的減資:主要是公司過去營運業績擺爛了好多年,但是自從經營者洗心革面,大力整頓後,業績開始轉好,獲利也回復到價值股應有的水準。唯獨,公司過去營運業績擺爛的虧損,一直累計在『保留盈餘』科目中,而且往往是一筆大赤字(請看圖)。


公司此時想要增資擴廠好好把握獲利時機,都很難找到有意願的準股東,原因就在於保留盈餘為赤字,準股東注資後,公司就算賺了些錢也發不出股利給這些準股東。為了使增資順利,所以有必要先減資,把股本拿來填補赤字的保留盈餘,使保留盈餘歸零,只是要讓原股東的股數減少(見圖)。


這樣子,公司就算未來有增資的利空,至少減資期間股價也會上漲,增資時再評估公司業績和未來增資比例間的消長將如何,再決定是否參與增資囉。這樣的減資叫做正常版的『減資以彌補虧損』。

大家仔細看,上例為資產10=負債6+股東權益4的案例,重點則在股東權益項下。減資前,公司的股東權益中保留盈餘中有-1的赤字,而股本為5,為了把保留盈餘-1的虧損抺平,於是把股本5降為4;這樣就達成減資以彌補虧損的目的了。由於股本降低,淨利維持不變,故每股EPS將因原淨利/新股本,而有提升的效果,跟前一種現金減資的效果一致。

接下來,談的就是出發點『不好的』減資啦。現在要談的是,上述減資以彌補虧損的『不正常版』。先看下圖。


有沒有注意到,股東權益內容的變化,減資後股東權益維持4不變,但是內容卻大有差別,因為股本減少到只剩下1,而多餘的股東權益不能歸到保留盈餘(是的話就違反會計原則)故被溢價至資本公積去了。公司派未來可以把這些款項積壓起來,等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公司不行時,在被迫以發放股利方式發出,故短期對投資人是較為不利的,而且,過度減資公司減資後股價會偏高,而公司能否交出好看的EPS還未可得知(都常沒業績的公司會這樣減資),這樣減資後股價反而不易維持在高檔,而且常見到這類公司心中其實是想介入一個超乎公司現有規模的新的經營方向,故又可據此在未來擴大增資。擺明了就是想做天鵝夢。這種股票又叫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減資。

最後還有一種『不好的』減資,那就是一般投資大眾都很喜歡的-實施庫藏股,做法為公司用金庫裡的錢買進自家股票,股票短期容易止跌,且買進股票後,可以將股票註銷,或轉做員工認股,短其效果比減資還強。為何筆者說它不好呢?因為它大多時間都出現在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股價重挫之時,但是,若是公司體質很好,早晚股價都還是會回來的。若是因為體質不好而走跌,反而該把矛頭指向公司經營面的改善,而非做這等短視近利的工夫。你說是吧!

減資完整版之白話篇,希望對你面臨頭痛的投資個案有豁然開朗的效果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EasyReadMore##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