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精華心得分享]透析投資心態上必須積極和消極之時機



面對投資持有標的時,不論你持有債券或股票,或者是債券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或者是持型態上是外幣資產也好,則看著價格不斷上漲/下跌時,應該如何拿捏停利/停損的分寸?


我明確地分享一下自己十年來的精實經驗,給大家參考


需要在面對態度上變得積極』綜括來說只有一種時機,就是基本面重大訊息發布的檢核時機,這樣的備戰的心態,可說是訓練有素的投資人才具備的特質。『最積極』的時刻,譬如:美國聯準會預期升息或採取政策之前(此時市場波動已現),但是重量級總體經濟的數據即將公布但還未到公布的時刻,以ISM 供應鏈採購經理人指數來說,公布的前和公布後(已投資人見報的時間為準),時常成為股價表現的分水嶺,當然和筆者一樣對ISM 供應鏈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評斷力已達高度熟練的投資人,能在短短一分鐘之內,就分明地看出景氣最即時的結構狀態的話,那麼只要解讀的結果為『警報解除』,那麼態度就可以轉為輕鬆式的消極了


總體經濟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乃是它直接影響央行政策(利率),長期利率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到債券價格、滙率,特別是新興地區的整體股價的消漲。


有了總經的指引,接下來就剩【個股基本面】的心態問題了。如果不幸總經出現斷崖式崩落,則想當然耳,個股基本面也就不必再去關心了。若不然,則個股基本面仍有積極面對的必要必須積極面對的時機,在經驗與總經意義上大致相同,也就是【重大訊息的公布】之時。唯一的差別,就是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訊息除了營運面(營收及財報)之外,還有董事會決議案(增/減資、股利發放金額、投資案、實施庫藏股、發債案),與總經還有另一相同點,就是在個股基本面上,投資人早已對於突出公司(通常為受矚目的少數成長股及價值股)營運的現況瞭若指掌,一旦又來到即將發布的例行性重大訊息的時刻,或遭遇投資人對高度期待的公司非預期性的董事會決議案,則投資人的態度就會變得異常積極。例如,旺季/淡季營收出現失望性/超預期的業績,或財報公布EPS與預期EPS的結果內容完全失望/超乎預期,則公布的當下,即是股價的分水嶺。而在董事會決議案方面,我也完整見識過董事會在出售公司多餘產能後,使股價恢復到淨值之上,同時也已改善了營運業績,並採用減資來為股價推波助瀾,結果股價一路由不到9元,一季之內一路上漲至17.5元。這就是當公司基本面已成為眾多公司當中的市場焦點時,投資人會持續在意其業績或公司政策能否出現助攻的高度期待。一旦期待與出現的事實相反時,股價當下就產生分水嶺了,事後態度投資人轉趨失望,股價自然就平淡無奇了。


【個股基本面】由於時常夾在上游和下游之間,故我建議對持股公司訂閱GOOGLE 新聞,如果是中游型公司,則應注意下游客戶是否出現財報危機,如果不幸出現了,表示出貨的款可能再也無法收回,接下將演進為應收款呆帳損失,這是其一。另一方面,上游段的公司,如果製程中大量使用鐵、銅、鎳、鋁等原料,則公司的未來獲利等於是取決於用到的原物料的價格能否繼續上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原料上漲表示市場的需求殷切,表示該產業相關產品銷售頗為熱絡,這等於是實用的公司營運的領先指標。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精華心得分享]資金洪流之流向及成因


資金洪流的源頭
 
由當前全球一年GDP總值高達74兆美元,這74兆美元白話的說法,也就是投入經濟活動的淨利潤,在公司營運上稱為淨利(未稅),在員工身上稱之為稅前薪資(未稅),國家有了GDP,政府就可以對國內抽取龐大的稅收,做為國家的財源。
 
其實全球GDP說穿了就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來源,經濟成長的個別成員,就是公司、工廠、家戶、政府。資金洪流從GDP這個源頭而來,然後繼續前往可以產出GDP的地方而去。找出未來可以產出GDP的行為,就叫做「再投資行為」。
 
但是對資金洪流來說,「再投資行為」只能視為一種選項。因為經濟成長有時加速、有時減速、有時停止、有時加速衰退、有時衰退減緩。為了這些變化,「避險行為」和「套利行為」就躍升為過渡時期的流入選項。
 
資金洪流的流向
 
當經濟成長加速確立,則資金的需求方(或稱企業主)透過股票發行/發債募集資金,資金洪流的去向必為「再投資」或稱長期投資,也就是投入在固定資產及廠房設備等生財器具。一旦遭遇經濟成長自然減速,則減少「再投資行為」,並規劃「避險行為」。
 
就資金的供給方的資金停駐的現象來論,經濟成長時,以股票為積極型資金的大宗,主因創造GDP的源頭就在公司及其工廠。公司債則為此時期公司的附產品,也因此成為了保守型資金的去處。此時期的貨幣持有形式,大多為經濟快速成長地區的貨幣,而近二十年中,在全球經濟成長階段,經濟成長速度為開發中國家取勝,故造就開發中國家幣值因股票投資需求而呈現增值上漲格局;不僅如此,經濟成長所需的原物料,也因公司及其工廠的出貨需求高漲,亦呈現墊高式上漲格局,而形成所謂的「通貨膨脹」,簡稱「通膨」。通膨也引發了經濟成長的附產品,就是抗通膨的保值產品,如黃金,房地產。而貨幣政策,也有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干預,造成市場資金供應熱度頓時減緩。
 
此外,許多經濟成長現象,都只是暫時性的,這是因為經濟成長源自於全體人類的需求,壓抑需求的方法,除了價格高漲(停滯性通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需求已經滿足了。因此,不論是投資人對經濟的觀察,或企業家對前景的預測,抑或政府為緩和經濟成長/衰退的過度發展。再再都是以「經濟」為核心標的。
 
一旦全球利率逐漸走升之際,經濟成長不再,全球投資事業退潮,資金洪流自有一套大撤退的方案,最明顯的做為就是抛售過度投資的原物料、股票、債券,或暫時轉為「避險行為」和「套利行為」,或賣出期貨/反向ETF,以平損衡失。或買進空方選擇權組合以賺取價差。待出清投資標的後,再轉進滙率風險較低的貨幣(美元)持有形態,以待天時。而此時開發中國家的經濟速度,又由高於已開發國家,轉為低於已開發國家,故造就一些人去樓空的鬼城現象。如2009年金融海嘯發生後的度拜和越南。
 
日元-避險貨幣的成因
 
有別於一般的國際貨幣,日元的利率在全球中屬最低者,正因為如此,也造就日元成為了國際最大的資金借貸市場,既然借貸利率幾近為零,那麼只要日元不升值或持續地貶值,借貸方就沒有歸還資金的急迫性,然而在國際量化寬鬆的環境下(日本自己也推行量化寬鬆),導致日元由78日元兌換1美元,貶值至今110日元兌換1美元,日元的借貸方在此情況下,就更無歸還日元的需求。
 
然而一旦某個大型區域衝突,如中印邊境衝突,歐元倒債,朝鮮引發區戰爭等事件,便會導致資金洪流的短期性避險需求,加上國際最大的資金借貸市場這二大因素,使得日元成為了「避險行為」和「套利行為」的最佳選擇。
 
了解了資金洪流背後的構築成因,就不難順勢理解了資金洪流為何這般來去的現象了。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實戰精華心得分享] 經濟之事件與巨大事件之區隔



在投資這條路上,如果不知有「總體經濟」這回事,則當事人在事發當時,極容易陷入迷宮中,雖深知自己在其中,卻不知離出口是越近,還是越遠。
 

「總體經濟」乃是以全球經濟為輪廓,其原動力為經濟的自然成長,再配合經濟政策的人為干預,人為干預稱之為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

 

最幸福的投資人是提前資金洪流發動之前,先發制人。現在我們講的資金洪流,絶對不是炒做一檔小股票的資金那種洪流,也不是政府的四大基金那種洪流,而是動輒數數兆美元的國際資金的遷徏;而資金洪流的狀態,通常是一發不可收拾,一旦發動後,沒有更大的誘因,則不輕易改變方向。

 

若未能將經濟的自然長力道與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的拉鋸做出合理的判斷,則任何的猜測與結論,頂多只能以一廂情願視之。

 

為避免將人為判斷落入一廂情願,並對總經做出精準的預測,那麼對經濟事件的認知,是不可忽略的:

第一、經濟事件的規模:例如:全球經濟成長動力突然異常強勁,則這個力量短期上或許是任何貨幣政策都干預不了的,假設以2014年全球GDP總值 74兆美元來計,這規模當以巨大視之。又例如:台灣政府為刺激經濟,將推動四年5000億台幣的前瞻建設,等於每年也只是42億美元的政府支出,短期上對刺激經濟的能力其實是有限的,頂多只能以長期上對經濟成長的綜效視之。以上說明,再於評鑑經濟事件的具體規模後,則投資人心中就有一把尺,無須一廂情願地在迷宮中繞不出來了

第二、經濟事件的持續時效:例如:美國在2009年的金融海嘯後,推出三輪的量化寛鬆政策,而且一直持續到2015年底才開始有次序的採取升息的資金回收政策,故在20093月起,景氣步入海嘯後的復甦開始,一直到2015年的6年當中,全球都沈濜在多頭的幸福氣氛中。又例如:2004年上半年,東亞地區暴發嚴重的禽流感事件(SARS),而隨著SARS在進入夏季高溫之際逐步受到控制,對經濟的影響也由重挫轉為輕危,股價便跟著回穩了

 

有了規模時效這兩大認知後,應付總經的問題,就顯得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當然平時便要對全球重要經濟體持續進行觀察,並做到深知其經濟成長位階及其成長力道,診斷總經的脈搏當下,自然會有得心應手的感受。

##EasyReadMore##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