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股,大家大概對名詞都有某種程度的熟悉感吧。可是『成長』這兩個字放在人生與放在企業,可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接下來要洩露的是成長股的有關操作秘密,不幸坐在螢幕前的你,可真是再幸運不過了,以下所洩露方法的將會精釆至極。
首先就一些有經驗的投資人(不管是基本面或其它面),頗有經驗的人應該會認為成長股好比票房毒藥,又愛又怕。當然基本面的投資人對成長股的認識是比較完整的。為什麼成長股常常讓投資人在一開始頗有戀愛般的感覺,而最後卻常有不如預期的感慨。這要從投資人一開始對成長股的特質及定義,缺乏概念有關。
成長股具有高度不成長的風險
班傑明.葛拉漢:『每股盈餘十年內至少長成1倍』。
菲利浦.費雪:『每股盈餘十年內長成2倍或更多』。
有多少老經驗的投資人在持股過程中,會很勤勞地計算或應用持股的每股盈餘成長率? 答案是幾乎是『零』。投資人喊每股盈餘成長率,大多是持股前喊一喊。等到一兩 個月後,大概都賣光了。就如同前面所述的戀愛畫面,只是結局多以驚嚇或幻滅收場。
在來
看看史導客在這一系列BLOG文章中經常展示的風險VS報酬向量圖。這個圖的用處就是方便解說風險VS報酬的定位。成長股位於報酬的最上方,同時也是風險的最右方。意思是高風險高報酬啊(波動大,同時存在大賺機會及大賠機會)。
風險VS報酬向量圖 |
投資新人常以為,投入高風險標的,就可以獲利高報酬的結果。其實是很大的誤解。若用統計學的常態分配來說,多次閉著眼睛實驗買入成長股的結果,嚴重虧損的分布可用橫屍遍野來形容。
假性成長股魚目混珠
『成長』的意思
這兩字歸結的重點乃是『盈餘成長』,而身為投資新手的你一定會認為沒有銷售量便沒有盈餘,故不少新手投資人喜歡找營收成長的股票,一旦營收衰退就直接於市場上抛售。用這種觀點來看『成長』,並不能說完全錯誤,只能說,太過於膚淺了。
有些小公司,營收狀況不少還在力拼損益平衡。縱然一個月營收成長了30%或50%也是無濟於事,但是網路媒體發達的今天,營收月成長30%或50%卻也可以拿來大做文章,於是造就了一群看媒體文章買賣股票的膚淺投資人。
實際個案:股本5.09億的鉅明2016年9月8日 公布的營收成長了66%,按上述理論營收成長,盈餘成長,股價便會成長。可是至10月7月收盤後公布營收為止,股價卻由34.5元跌至30.85元,跌幅達10.5%。
其實這種營收成長卻未能帶動基本面上揚的根本原因,乃在於營收未能帶來與股價契合的盈餘關係。以鉅明為例,2016年9月8日 公布的營收換算成單月每股稅前盈餘僅0.26元,以稅後來看僅0.216元,以10倍的合理股價來看30元仍嫌太貴。這種營收成長幅度看似可觀,可是盈餘無法支持現有股價的成長便是假性成長,故不能單用營收月/年成長幅度來做為股票進場的參考時機。
穩健式盈餘評估法的理論基礎
什麼是『穩健式盈餘評估』? 其實就是將每月公布營收的數字,合理的推算盈餘的估值。而當月營收內容雖然僅止於『業內』,但是『合理的推算盈餘的可能值』卻潛藏以下重大意義:
1.2012年台灣導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推波助瀾,母公司擁有控制權的子公司必須強制併入合併報表,這使得運用合併財報推估盈餘的可能值已逼近真實財報數值。
2.企業創造長期價值的源頭在於穩定的業績與獲利,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敢於放慧眼投資的真諦。故『營業盈餘評價』成了是財報公布的前置分析重點。
3.簡易稅後營業盈餘推估公式: 月稅後營業EPS=月營收╳2016Q3單季營益率╳(1-稅率)/發行總股數,若以『月稅後營業EPS╳12月╳10倍本益比』做為當月預期的股價水準,則能較精確地看出股價現況和預期股價是否吻合。如此方能免除單用營收月/年成長率的盲點。
在台灣使用穩健式盈餘評估法的合宜性
台灣公司生態的特色為上游供應鏈市場(特別是電子業),猶如分布密集的產業聚落,中小企業蔚為風潮,因此投資機會成份以成長股居多。而且相對於美國,台灣必須公布每月營業收入,反而有助於投資人提前判斷景氣趨勢,掌握先機。因此,搭配穩健式盈餘評估法,借以避開假性成長股,並依此評鑑成長股中股價低估的程度,依次列出做為成長股選股參考,不失為趨吉避兇的妙方。
台灣成長型公司規模與其獲利的分布狀況
以上市及上櫃兩類股票為母體(不含國外來台第一次上市),共1531家中,其中超過半數公司(共832家)截至2016年12月底止資產規模不足5000萬美元或全年營收不足1億美元。(註: 資產規模5000萬美元或全年營收1億美元為葛拉漢當年認定價值股的狹義規模,滙率以1:31為計算基礎)。
台灣上市+上櫃成長型規模公司2016年Q3單季損益分布 |
在這832家中2016年Q3單季仍處於虧損狀態的公司仍有297家,而2016年Q3單季呈現獲利的535家公司中,取其近二個月平均單月稅前營業EPS(2016年12月單月稅前營業EPS與2017年1月單月稅前營業EPS的平均值)的公司分佈,見下表整理。
2016年Q3單季呈現獲利的535家公司分佈狀況 |
進一步發現,2016年Q3單季呈現獲利的公司中仍有83.9%的公司,12月和1月單月平均稅前營業EPS不足0.4元(或4角),這表示,小型股著實不易突破價值投資單月營業稅前EPS 0.4元的臨界門檻。若以加計2016年Q3單季仍處於虧損狀態的公司則這群小型股中僅有10.34%(共88家,如下表整理)表現出價值水準,不妨注意一下其中稅前營業EPS與股價的對應關係。因此成股長採用大海撈針法,成功機率之低,更加突顯了採行穩健式盈餘評估法過濾及追蹤基本面的重要性。
小型股中具獲利表現水準及其股價關係 |
下一篇文章將針對筆者發現的穩健式盈餘評估法搭配短中期成長追蹤法以個案說明套用於價值股及成長股的差異,是實際應用上非當關鍵的一篇個案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