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運籌【無風險利率投資】,讓資產穩健增長


開場白

 

A客戶:「台股已經好一陣子都在9XXX點徘徊,現階段建議怎樣做比較好?」。

 

史導客:「把重點資金定存在銀行的A貨幣之中,一年之內賺取0.9%的利息,應是現階段不錯的選擇」。(至於A貨幣是什麼貨幣,先賣個關子,請繼續閱讀..)

 

A客戶(面有難色):「年息0.9%這種貨色,未免也太遜色了吧」。

 

史導客:「別只因為看到0.9%就面露失望的表情,固定年息0.9%只是一個表面數字,如果能夠規避此時股市可能即將重挫的利空,再加上N%的滙率升值利多,意義就變得不一樣了」。

 

無風險利率(Rf)投資


 

本文要說明的「無風險利率」投資,其重點並非在0.9%1%的微薄年息。而是在整個全球性投資界的運作系統(估且稱之為「全球市場」),其實有某些時間點,是所謂的「歷史性轉折點」。對這個系統時機的「風險規避能力」,才是本文要著墨的重點。

 

無風險利率(Risk-free interest rate) 按字面Risk-free ,意即「無須承擔風險」。例如,銀行「定存」即為滿足「無須承擔風險」的具體概念。什麼是「定存」,其實就是投資人把資金借貸給銀行一段期間,到期時可以拿到一筆借貸利息的概念罷了。

 

嚴格來說「無風險」並非絕對的,只是短期間內,該持有形式之貨幣沒有貶值的可能,外加該銀行沒有倒閉的風險之意。

 

「無風險利率投資」所要勾勒的重點-短期間內,沒有貶值的可能。為了方便解說筆者把「短期間內,沒有貶值的可能」再修飾為「長期間內,有升值的可能。如此更能把重點突顯開來。

 

但是,天底下有白吃的午餐嗎?答:有,能理解貨幣世界原貌與認真等待的人,才有機會吃到。那麼貨幣世界原貌又是什麼,就請各位看官往下看。

 

還原貨幣世界的「歷史原貌」


 

今天我們之所以會持有不同形式的貨幣往來於世界各國,其實是有段歷史淵源的。故事要從1944年二次大戰結束之前談起,當年以美國為主的同盟國在美國布雷敦森林協議中決定了二次戰後金本位制的美元固定滙率制度,美元持有者皆可以兌換等值黃金(每盎司黃金兌35美元)。但是戰後美國又深陷於越戰泥淖,財政赤字擴大,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下降,以及歐洲經濟實力相對增強,固定匯率制度開始發生動搖,歐洲先進工業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外匯,由於擔心美國無法實現自由兌換黃金的承諾,紛紛向美國擠兌黃金,造成美國黃金儲備急劇減少。19718月美國被迫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十國集團在美國簽定史密森協定,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7.89%,且匯率波動限制擴大到2.25%。但是,美元危機進一步加劇,1973 2 月,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美元再一次貶值10%布雷森林體系終告崩潰

 

有沒有注意到戰爭拖累了美國,自由貿易讓歐洲先進工業國家崛起,美元固定滙率被迫瓦解!

 

布雷森林體系崩潰,浮動匯率制取代了固定匯率制,從此,外匯交易進入市場化階段,1985 年,紐約棉花交易所推出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 ,USDX)期貨交易。儘管外匯期貨晚了十多才出現,但由於迎合了市場需求,不僅獲得了成功,也因此使美元指數成為市場人士十分關注的一個重要經濟指標。美元指數由10 外匯組成,分別是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荷蘭盾、義大利里拉、比利時法郎、日元、英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1999 年歐元推出後,由於德國馬克、法國法郎,荷蘭盾、義大利里拉、比利時法郎都是歐元區的貨幣,因此,美元指數的組成在2000 年也作了調整,以歐元代替這5 個歐元區貨幣,因而現在的美元指數由6貨幣組成。(1) 比重的制定是依據全球各主要國家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結算量為基礎,透過此種加權的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強弱程度
1:美元指數六總貨幣比重為,歐元比重 57.6%,日元 13.6%,英鎊 11.9%,加拿大元 9.1%,瑞典克朗 4.2%,瑞士法郎 3.6%
 



美元指數 基期是1973 3 USDX100,之所以將基期定在該時間,是因為從那時起主要的貿易國都允許本國貨幣自由地與另一國貨幣進行浮動報價。

 

美元仍是最大宗的國際貨幣


 

縱然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布雷森林體系崩潰時受到了動搖,美元仍是貿易往來結滙最大宗的流通貨幣在國際貨幣基金2016Q2最新的全球外滙統計(已分配儲備)7.509兆美元,其中美元仍占63.39%,仍是全球霸主,與占比20.18%的歐元仍有一大段差距從這個差距中,我們可以輕易想像,操縱美元貨幣政策背後的舵手-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簡稱美聯儲)之威力絕對不可小覷

 

「從美國」看全球經濟,「從美聯儲政策」洞澈大勢所趨


 

美國主宰世界經濟在目前的態勢又是如何呢?我們將世界大國2015年國內生產毛額(創造利潤的實力)攤開來看,美國仍是世界第一,與後來居上的中國仍維持著一段的差距


2105年全球前13大國家GDP排比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再者,美國2009年發生金融海嘯以來,確實讓全球整體經貿環境急遽轉差,在當年的金融倒閉危機中,倘若美聯儲及美國國會未能出手拯救,可能足以讓美國自身的實體經濟倒退數年之久,幸而美國透過國會法案通過緊急拉大國債底線,才使得當年多家巨型公司得幸免於難美聯儲在20093月起至20149月間接性實施3次量化寬鬆,其總金額達3.4兆美元。然而實施3次量化寬鬆的成效如何呢? 20149月下旬宣示QE退場之前,全球風險性資產(註2)都確實漲回來了(註3),不過美國經濟在目前(201611)才免強回到均衡就業的狀態,也就是失業人口大多都是自然失業而非被迫失業者緃觀全球經濟成長率卻是在一個極低度成長的狀態(註4),美國經濟狀況或許暫時回到金融海嘯前的原點,然而平衡每年的美國國家預算赤字,進而打消債台仍然高築的美國國債(19.87兆美元)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2:全球風險性資產包括大宗原物料商品、股市、債市、房市
註3: 美國2009年推出QE之後,美元指數最低曾跌至72.83,2014年9宣示QE退場之後美元指數便強勁回升,至201611月又回升至100以上
註4: 按國際貨幣基金 2016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預估為3.1%,美國為2.2%,歐元區為1.6%,日本為0.3%,中國為6.6%

 

長期間內美元升值的依據


美聯儲或許正盤算在下個月(20161214日決策會議)QE政策放出去的資金逐一收回(升息),畢竟唯有在每一元借貸出去的美鈔上加收些許的利息,方符合美聯儲這一賺錢機構的王道啊全球經濟仍在「悶」的狀態來看,但是大環境越是允許美元升息,短期內滯留的國際資金必然先行撤資(見下方示圖),非美元貨幣必率先貶值,伴隨而來的將是全球股市以及美元計價的債市的重挫,短期內投資縮減(此指實體經濟設備的投資),經濟成長會出現一季左右的陣痛期,而待日後每月發佈的經濟數據再來判斷全球經濟的勁道是否未受升息的負面影響,屆時若未受影響,則熱錢便會再度回流投資非美元的區域這個『洞澈美元循環與全球景氣之間的微妙變化』正是我等投資人的賴以生存的關鍵

圖.美元升息與國際資金流向澡盆示意圖
 

 

善用大環境景氣轉折和美聯儲政策適時規避全球性系統風險


 

回到無風險利率(Rf)投資這主軸來看,大家已然非常明瞭「無風險」利率的深層內涵,乃在規避美元強勢升值期間,咱們的新台幣默默蒙受貶值的無妄之災(事發當時國人大多不知關注)再者,美元每次升息前後,股市又再受一次傷(大盤每逢美元升息必出現重挫10%~20%的股災現象),美元計價的債市(此指長期利率之美債)短期內也會出現買美元還債而造成美元更強勢,及投資人抛售美債造成美元債券價格重挫現象,實在是防不勝防故在這最敏感的時機來臨前,最佳時機就是提前在美國宣示結束QE政策進入回收前歷史性時刻(20149月)及每次美聯儲升息時,將重點資金挪到美元之下做「機動利率定存」除了可以坐享美元由谷底快速升值的好處,倘若美元逐季溫和加息,全球經濟狀況也能承受住,則你每年還可以享有利息逐季調升的優惠至於風頭避過之後你就可以隨時解除定存自由運用美元資金,或轉回台股或做其它更有效的配置至於美元升息方向何時會反轉,則應注意美國經濟是否轉趨惡劣,屆時美聯儲政策又要被迫走回降息路線

 

至於大盤重挫之後,系統風險警報將逐漸解除,接下來許多股市裡的黃金和鑽石(註4)已然受到群眾恐慌性抛售而使合理價位逐漸露出水面,屆時反而是採逆勢操作的最佳時機下一篇文章將會就價值型股票的逆勢操作就專章為諸位解說,待續...

 4:『股市裡的黃金和鑽石』意指中低度風險、高期望報酬的價值型股票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三分鐘圖解你我所需的風險投資組合


長期性策略思考下之需求


 

投資世界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承受風險能力高者,有人以高槓桿投資工具當主軸,承受風險能力低者,有人僅以定存投資工具當主軸

 

緃然低報酬率的定存對積極型的投資人來說一點都看不上眼,但是市場變化多端,多頭時緩漲,空頭時急跌,難免遭遇高風險資產出現危機的高敏感時刻,而致使資金湧向低風險資產造成二面情的狀況

 

例如:如果不健忘的話20158月期間,市場傳言美聯儲升息的消息甚囂塵上,但是美國以外地區的景氣狀況卻每下愈況,於是美元滙率穩健走揚,而股票市場及美元計價的債券則紛紛重挫,台股短短一個月內大跌超過一千六百點,跌幅約在20%,這時所有人便可以明顯感受到滙率的好處,股債的壞處。但是在系統風險風暴過後,股價又逐漸回升,此時你又會明顯感受到股票的好處。

 

故您在深思熟慮自己的長期性策略後,如無法承受高風險,則還是中規中矩地,按照您所能承受的風險行事

 

高風險結合低風險之投資組合


 

在認識投資組合的概念前,我們心中必須有風險度和報酬率這兩個主軸概念,另外並假設你有能力把同一時間下,最佳風險與報酬的所有標的物均逐一列出(如下圖),就更能理解接下來筆者要表達的意圖。曲線上的任何標的物意指:「在相同風險的標的物中期望報酬率最好、最有效率的投資標的,故理性的投資人,不論風險接受度是高或是低,必然選擇在曲線上(期望報酬率最優)配置自己心目中的投資組合



低風險者的投資組合(如圖一),選擇此類型組合者的特色是將資產投資在定存(Rf) A標的物。故理論上紅色線出現的任何標的物所形成的組合,皆在可接受的低期望酬率水準。

 


高風險者的投資組合(如圖二),選擇此類型組合者的特色是用Rb的利率水準借貸一筆資金,從事槓桿操作,故投資人願意選取風險更高,但相對期望報酬率同樣更高的標的物進行投資。故理論上圖二紅色線出現的任何標的物所形成的組合,皆在可接受的高期望酬率水準。



一般風險者的投資組合(如圖三)在這個組合中,投資人不選擇定存也不選擇借貸資金,只在挑選A標的和B標的之間的標的物配置自己的投資組合

 

以上觀念點出了效率投資和投資配置的最終精神,而且能協助咱們釐清應該在什麼策略下選擇什麼風險組合建議您在經過長期性策略思考過後,最後仍決定要進行投資的話,那就先請你選擇心目中最能接受的風險組合模式,在來談投資吧

 

以筆者而言,我傾向於中低度風險區間操作,也就是在景氣走高之時,採行一般風險的投資組合,在景氣高檔有走弱之餘,改採低風險的投資組合。假如你也和筆者一樣心有戚戚焉的話,那麼咱們仍不免要為找出上述圖中最有效率的投資標的而下一番工夫,也就是對景氣動向具備敏銳的覺察能力(擇時),以及在各種買/賣時機巧妙出手買/賣標的物的能力(選擇標的物),才能成行。

 

有了本文的中心思維,則您心中已然建構了極為明確的方向,接下來您便可以放心地尋找您中意的投資標的。下一篇筆者將為諸君解答無風險利率投資,其中涉及諸多系統風險的判斷及抉擇的技巧,想成為擁抱低風險的國際投資人,萬萬不能錯過的喔。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給投資新手的建言-「如何面對自己的投資需求?」

是新手,想開始學投資,不知如何開始?」。

這是網路留言中最常見的問題。無趣的是,路過的老手,幾乎九成都是直接方法(如籌碼盯盤,某技術面,或是某種基本面,或是看報),而未考量新手的真正需求。造成新手越陷越深,不知所措。

 

過來人的觀點


 

筆者N年前研究所畢業時,一心一意計劃創業籌資,壓根想到的只有未來十年內要滾出一筆資金,卻沒事先考量投資前的準備成本,結果三年下來,什麼成績單都沒繳出來,只得到了「投資的準備工作沒做好,投資就像堆得歪七扭八的積木,隨時會倒,徒然流失三年光陰

 

投資前先捫心自問自己的人生,是否經得起冒險(長期性策略思考)


 

如果自己只是個小散戶,現在只是個剛畢業的學生,想存錢買個房子,那麼不妨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工作,累積資本,先求安頓好自己,吃睡都不安穩,別妄想能靜下心來賺更多的錢。切記你還有很長的人生,這乃是最大的本錢。至於您若已是剛退休,手頭握有一筆退休金,也想跑來投資,我奉勸你,把老本留著,養老金沒了,咱的社會局可沒法子包養這群投資失利的老人。簡言之,策略思考這關卡沒仔細思量,你的投資決定就會出現長期方向性的錯誤。若策略思考後,自覺經不起冒險的話,你就會被迫拉高自己的格局看待「資金需求」這件事情。(註:資金需求可能是生活費不夠,也可能是購屋資金不足,也可能是錢夠用但經不起損失)。結論:欲從事投資,務求有充裕的理財知識和一筆閒置資金,才是具備漲相的投資人。

 

投資工具有保守的,也有冒險的(中短期戰術運用)


 

存進銀行一筆錢(可用任何一種幣別),未來一年可以規劃獲取一年的固定利息,縱使其中尚包括滙率風險,不過仍將這種利息簡稱之無風險利率(The risk-free rate of interest , Rf ) 。風險稍大一點的如投資級國債,期間有三年五年七年不等,期間越長給的利息就越好,當然風險也越高。再更大一點風險的,還有投資級公司債或垃圾級公司債。同樣的高波動的還有股票,然而投資的股票風險也有區分,依次有成長型股、價值型股,ETF(指數型股票)、當中權值股和ETF的波動風險又低於小型股。抗壓性強又喜歡超高風險者,則有融資融券、權證、期貨(含指數型和個股型),及選擇權(含指數型和個股型)。

 

以上工具的都是可以自行操作的戰術運用工具。但這還不是真正的戰術運用。戰術運用的核心,在於決定適合進場/出場的「時機」。其中的時機的種類不出二種,一是全市場的時機(投資學稱之為系統風險),一是個別標的物的時機(投資學稱之為非系統性風險)。以最佳進場時機來說,是全市場的買進時機與個別標的物買進的時機「重疊」為最優。

 

簡言之,欲成為投資常勝軍,你要克服的只有二件事,第一、就是將擇時能力做好,擇時就是前述的二種時機組合的選擇。第二、將選擇投資標的能力做好。廣義的投資標的有債、股。期權則應被歸為衍生性金融避險商品。做好擇時及選股後,上述的投資工具便可依您當時的需要自由調配。

 

欲把戰術運用做到淋漓盡致,與投入的成本成正比關係


 

「戰術運用」可謂為投資界的一級戰區。按知識投入及取得成本的順位來論,技術面是取得成本最低,但是盤中盯盤成本極高(以防不測)。在投資學中,技術面被歸類在風險相對較高的「弱勢效率」市場(意即依技術面買入後,股價已無太多反應空間)。這技術面的方法源於道氏理論

 

籌碼面則是取得的成本較低的第二順位,台灣近10年使用此一方法的投資人,有逐漸增加傾向,而籌碼面擁護者堅信:市場是由大戶掌控,基本上相信這些大戶可能握有內線消息或者做足了功課,才會進場。不過市場中還有秃鷹集團、有不肖的公司派、有外資、內資,還有聯合炒做,就像近日檢調查案時,都還會忍不住跳進股票市場放空,而成為新一代的主力,他們的心意可謂南轅北轍。這類的成本一樣是取得成本低(但較技術面高),盤中盯盤成本同樣極高。

 

另外一派投資心理學以德國安德烈.科思托蘭尼為代表。科思托蘭尼自許為投機者,他在35歲就賺得了足以養老的金錢,不過過程中還曾破產過兩次,但也因為有了許多經驗使得他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過人的判斷力並不斷累積財富。科思托蘭尼的可愛之處在於他為無知的投資大眾說明了投資事件背後造就的力量源於投資人心理,包括盲從在內科思托蘭尼強調投資人必須深知自己進場的原因是基本面投資或是非基本面投機。

 

而成本最高的戰術運用方法以基本面為最,但能考量中期因素在內,則可將盯盤成本降至極低。在投資學原理中,基本面被歸類在「半強勢效率」市場(意即買入前已評估價值與未來性致使其股價仍有反應空間),在國內一般投顧把基本面侷限在公司的營運(評估公司真實價值及未來成長性),而排除外在經濟環境。但筆者認為,如果能結合兩者(即公司的營運和外在經濟環境),將可以排除只因考量個股而未能前瞻整體市場風險的危險。當然這方面投入知識成本最重,但勝率及收入也相對豐厚。這方面的知名人物以價值型分析始祖-葛拉漢、現代投資學之父-費雪,及巴菲特為代表。這類方法偏向絕對理性,包括有價值分析,成長分析,考量持有時機可含蓋短、中、長期。

 

投資在近代已成為顯學,拜大師們的努力,新手不如先參考經典大師們的精華


 

證券分析的任何一個派別其主軸不外投資學、經濟學、會計及財務分析,及證券相關法規,故其實在上個世紀從大師們的著作中便能找到脈絡,無須從蠻荒時期重頭來過。新手的您只須權衡投資對於您仍否具有實質意義,包括「你是否願意承受損失?」以及「是否值得您下功夫?」,這些功夫包括時間、精力和金錢。

##EasyReadMore##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