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精華心得分享]透析投資心態上必須積極和消極之時機



面對投資持有標的時,不論你持有債券或股票,或者是債券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或者是持型態上是外幣資產也好,則看著價格不斷上漲/下跌時,應該如何拿捏停利/停損的分寸?


我明確地分享一下自己十年來的精實經驗,給大家參考


需要在面對態度上變得積極』綜括來說只有一種時機,就是基本面重大訊息發布的檢核時機,這樣的備戰的心態,可說是訓練有素的投資人才具備的特質。『最積極』的時刻,譬如:美國聯準會預期升息或採取政策之前(此時市場波動已現),但是重量級總體經濟的數據即將公布但還未到公布的時刻,以ISM 供應鏈採購經理人指數來說,公布的前和公布後(已投資人見報的時間為準),時常成為股價表現的分水嶺,當然和筆者一樣對ISM 供應鏈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評斷力已達高度熟練的投資人,能在短短一分鐘之內,就分明地看出景氣最即時的結構狀態的話,那麼只要解讀的結果為『警報解除』,那麼態度就可以轉為輕鬆式的消極了


總體經濟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乃是它直接影響央行政策(利率),長期利率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到債券價格、滙率,特別是新興地區的整體股價的消漲。


有了總經的指引,接下來就剩【個股基本面】的心態問題了。如果不幸總經出現斷崖式崩落,則想當然耳,個股基本面也就不必再去關心了。若不然,則個股基本面仍有積極面對的必要必須積極面對的時機,在經驗與總經意義上大致相同,也就是【重大訊息的公布】之時。唯一的差別,就是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訊息除了營運面(營收及財報)之外,還有董事會決議案(增/減資、股利發放金額、投資案、實施庫藏股、發債案),與總經還有另一相同點,就是在個股基本面上,投資人早已對於突出公司(通常為受矚目的少數成長股及價值股)營運的現況瞭若指掌,一旦又來到即將發布的例行性重大訊息的時刻,或遭遇投資人對高度期待的公司非預期性的董事會決議案,則投資人的態度就會變得異常積極。例如,旺季/淡季營收出現失望性/超預期的業績,或財報公布EPS與預期EPS的結果內容完全失望/超乎預期,則公布的當下,即是股價的分水嶺。而在董事會決議案方面,我也完整見識過董事會在出售公司多餘產能後,使股價恢復到淨值之上,同時也已改善了營運業績,並採用減資來為股價推波助瀾,結果股價一路由不到9元,一季之內一路上漲至17.5元。這就是當公司基本面已成為眾多公司當中的市場焦點時,投資人會持續在意其業績或公司政策能否出現助攻的高度期待。一旦期待與出現的事實相反時,股價當下就產生分水嶺了,事後態度投資人轉趨失望,股價自然就平淡無奇了。


【個股基本面】由於時常夾在上游和下游之間,故我建議對持股公司訂閱GOOGLE 新聞,如果是中游型公司,則應注意下游客戶是否出現財報危機,如果不幸出現了,表示出貨的款可能再也無法收回,接下將演進為應收款呆帳損失,這是其一。另一方面,上游段的公司,如果製程中大量使用鐵、銅、鎳、鋁等原料,則公司的未來獲利等於是取決於用到的原物料的價格能否繼續上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原料上漲表示市場的需求殷切,表示該產業相關產品銷售頗為熱絡,這等於是實用的公司營運的領先指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EasyReadMore##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