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嬸:『報紙刋出A公司全年每股稅前盈餘達3塊錢,現前股價才20元,本益比不到7倍,要不要加碼?』。史導客:『還沒還沒,每股稅前盈餘只不過是個帳目結算下來的數字,還要檢查其獲利帳目的結構及組成細項,最後還要叩掉營利事業所得稅,才能拿來做為評價的基礎!』。
沒錯每股稅後盈餘(EARNINGS PER SHARE,簡稱EPS)只不過是一損益表上的一個帳目上的總結數字,搞不好只是一個做帳數字,是否真的拿到現金還要進一步確認。
投資檢查帳目結構簡單的方法就是先將損益表EPS的組成先拆解,然後了解公司獲利來源,及組成細項,以及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並比較過過去業績的穩定性,才稱得上是客觀的投資人。
帳目結構在損益表主要區分二種,一種是業內,一種是業外。一季期間的營業額(或稱銷售額)是一家公司當期的總收入,叩掉業內的銷貨成本(又稱直接成本)和營業成本(又稱間接成本),和業外的稅後之損益只是稅前盈餘,最後再叩掉營利事業所得稅才得到稅後盈餘,稅後盈餘分派到每個股份上時,才是EPS。
一家公司獲利始終來自於同一個帳目的來源,至少公司的經營還稱得上穩健。若是業務重心突然由業內變成業外,或者歷史獲利斷斷續續,都不是穩定的公司。
接著,還要進一步探討帳目細項。在公司與客戶往來的買賣過程中,除了現金交易之外,和存貨所有權的轉移,還會有應收款項(利潤)的產生,過去做假帳的黑心老闆最愛在這個會計帳目上著墨,故檢查應收帳款的真實性(是否與關係人有直接往來),就成了行家分析時的重點。
假如損益表顯示的狀況都OK,應收款項占營運資金的比重在可接受範圍內,且應收款項周轉狀況(應收款之回收越高越好)也持續穩定,營業活動的現金流入也與前述情況吻合,至少到目前為止,公司帳目的真實性還算是不錯的。
感謝版主。簡單又實際的文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