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有益於投資人建構投資股票的原始觀念(四)-經濟發展呈現之循環性結構現象因果論

:循環性結構意指依照景氣循環發展位置所呈現的結構性現象。閱讀本文時你應熟知景氣循環六個位置。


從前文200712月到201311月的經濟發展變化,明顯的有一個S型景氣循環的狀態,縱然在這期間S型的景氣循環下有絕大部份的因數是來自於人為干預,但是明顯的,這個人為干預是奏效的。今天我們估且不談論這個人為干項的效果,而且要繼續前文的重點-經濟發展循環性結構之因果關係。

什麼是經濟發展所呈現的循環性結構呢?好像太饒舌了,白話的比喻,經濟發展與景氣的變化息息相關,景氣的變化又如同一年的春夏秋冬;春天來臨時,就會出現立春這個節氣,夏天來臨時,就會出現立夏這個節氣,秋冬亦然,各季節內均有其分明的氣特徵。然而景氣的發展是否也有雷同的氣息特徵呢?依照筆者多年來資料分析的考證,肯定的答案高達9成以上。今天敍述的氣特徵,也就是這個名叫經濟發展循環性結構的東西。

再複習一下,經濟發展切割的六個階段分別為:蕭條,復甦,成長,高原,趨緩,衰退。

因為以全球為經濟發展的原貌為的方面分別有美元這個占全球約61%比重的國際性貨幣,四大經濟火車頭美中日德占全球約莫50%GDP,主要經濟資源(原物料)分別落在能源-原油及裂解後的五大泛用樹脂,糧食-黃小玉咖糖,製造-矽、木、鐵,金融-黃金。雖然不變,但是透過時間的演進,將導致』出現挪移的現象。其中,透過經濟發展的六個階段的循環,出現了結構性的現象。

景氣在蕭條時,就如同美國前總統 雷根描述:當您得知隔壁的鄰居失業了,還不是蕭條時,若連您自己也失業了,那就是到蕭條階段了。我個人則稱此階段又叫景氣的『冬至』階段。在蕭條階段前那一連串慘烈衰退的經濟數據通常嚇壞了投資人,外資撤資的動作出現在股票停損出場,原物料像是沒人要的棄嬰,貨幣兌換美元造成貨幣快速貶值及通縮,政府被迫出手,最容易看見的現象是政府把利率調至历史性的新低階段,以將保守性資金逼出,促使物價止跌回穩,好讓廠商失血減至最輕。所以『因』是衰退看來還沒結束,則是利率調至历史性的新低。不過低利息環境使得保守資金逐漸被釋放出來,就像原先乾枯的池子,水位越來越高,竟慢慢地可以把擱淺的船隻給浮了起來。

來到了復甦階段時,原先被熱錢遺棄的國度,不論利率,滙率,物價均在历史的最低水位,而美元及保守資金就像冬眠後甦醒的動物一樣,開始出洞覓食,利率,滙率,物價變成了被追逐的食物,價格開始上揚(原物料價格乃是依具國際主要市場的報價系統,現貨價+合約價,制定),而且價格上揚的動能為六大階段之最,我猜應是挨餓已久(因),故覓食動能十足(果);由於美元早已升值至历史的新高水位,購買力也來到了極大化;縱然這期間升息,非美元貨幣緩慢升值,造成出口導向產業的滙損,但是美元熱錢不斷湧入,仍使買氣不減反增,成了延續長多的立春氣息,並讓景氣數據不斷拉升至衰退前的跌價位置,並推進至成長階段。

成長階段又叫立夏之後的階段,產業在這個階段差不多恢復了足夠的元氣,但是卻遲遲還未能把衰退階段解雇的人力重新招募回來。而到了這成長階段(或叫擴張階段)工作負荷讓工廠人力不堪負荷(因),只好趕緊招募人才及人力,故本階段除了追價的成長動力明顯增加之外,失業率開始出現改善(果),以及薪資顯著增加(果);不幸的近十年來,本階段的延續時間越來越短,我猜是因為人為干預經濟成份過重,使得冬天挨餓時間遭人為干預縮短有關。故成長力量一轉眼就消失了,於是還沒出現高原期,經濟就進入趨緩階段

趨緩階段,我稱此階段為立秋之後的階段,剛由成長階段進入趨緩階段時,經濟動能尚存,故雖稱趨緩,卻是高姿態的趨緩,這時勞動力市場仍在康復階段,但是股市價格(特別是原物料)卻因為經历了復甦時的追漲,價格均已偏高(因),縱然熱錢仍然只進不出,但股價卻開始出現大幅振盪(果),操作難度開始增加,賺錢容易,但短期投資出現虧損的機會也是隨處可見。不過時間又拉長了一年,趨緩現像的姿態又低了一截,因為成長的力量慢慢地由勇健,變得有氣無力,雖然說有些上游原物料價格可能又跌了下來,但是下游的製造業卻是漁翁得利;經濟整體而言不至於衰退,但也不易成長(應說有下有上)。在此階段,也就是近一次的S型經濟循環的趨緩階段中,美國推出了量化宽鬆的財經政策,正是不希望經濟在這種有氣無力的情況下就此步入立冬(因),故持續將資金注入到市場,以促使經濟能像復甦階段一樣,能持續維持榮景(果)。




講到這裡,六階段內的循環氣息,大家應該都已經聞過了,而且大家心中也對美國這一輪的經濟政策有一番捉襟見肘之慨。因為美國已將資金用盡,必須對國會拉高國債門檻,否則將無銀彈可供支應。現階段大家只能保佑經濟在20142月之後持續增長而且要拉長時間,不然接下來的寒冬將會非常之冷啊。

看完了本文的論述,你知道了全球之經濟環境有春夏秋冬,也知道了不同產業(如上游和下游)也有各自的循環;或者說,大循環中也有一些小循環的現象;我們能否透過這樣的循環系統找到投資的標的呢,下一篇筆者就用圖形和數據帶領大家走一趟這個所謂的-價值發現的過程。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有益於投資人建構投資股票的原始觀念(三)-經濟發展位置結構法

註:本篇為精華性文章,段落較為冗長,請敬見諒

以往咱們認識的經濟環境大概僅止於工作或生活的周遭;老實說,不論是唸過大學或是研究所的鄉親父老們,對於咱們記憶中的經濟環境,大概都還是停留在片面或者是局部性的印象.但是若要談起建構投資的原始觀念,又豈是拿個片面或局部性的印象就能說清楚的事呢?

走到今天這個節骨眼,區域經濟與區域經濟的連結越形緊密,2000年還在談世界貿易組織(WTO)時,10年後東南亞國協高經濟成長勢力爨起,低關稅的區域內無國界式的貿易方式,讓週圍鄰國如中國,南韓,日本不得不高度重視(中國,南韓,日本現在已經是成員國),而唯獨台灣被東協主要會員國馬來西亞排除在外,而台灣只好千方百計改採ECFA方式進入東協(ECFA為透過中國進入東協的一個經濟合作方法)。

講到這裡,旨在突顯一個重要性 - 投資人不能只用過去記憶的片面或者是局部性的印象來認知經濟環境,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就太危險了;而且投資人不能僅止於區域經濟的認識,因為區域經濟之外,還有區域經濟,以及各區域經濟所構成的全球經濟,如此才可稱為全球經濟環境的真實原貌。

以此經濟環境的原貌為『體』(靜態),再以動態的經濟發展為『用』(包括:人性的需求,國際資金的流向,經濟成長的動力,財經政策等)。『體』與『用』交互運用,則投資的原始觀念就算是粗略地建構完成了。採用以上的原始觀念,則一旦遭遇某一經濟事件時,就可以很容易地將牽動的經濟範圍嗅出來,同時全球經濟是一體的情況越來越顯著,縱然彼此間發展的程度不同,趨勢發展方向卻幾乎一致,故投資方向及行動就更容易一以貫之。

投資人在一般情況下,最難掌握的,就是自覺性地知悉目前經濟發展位置,其次則是動態判斷某一經濟事件對未來的影響力,以今天(2013.12.20)來說,現在大家最關的經濟議題正是2013.12.18 FED 會後決議的美國量化寛鬆政策將採行縮減規模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影響;我猜測一般的投資人,仍是無法自行決定如何進行下一步,只能毫無過濾地吸傳媒所發佈出來的訊息,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我認為投資人若要成為成功的風險規避者,應該主動採取一些實際的做為。

往後我會持續地提出這上述觀念所提及的『用』法,這些『用』背後必然有一個『體』,如此體用既濟,投資人才能有機會由投機躍升至投資或者經世致用的階段。

在所有的『用』當中,我主推- GDP經濟成長的一個概念方法(用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狀況來判斷經濟發展的位置)。這個方法觀念其實很簡單,但是懂了這個方法的好處相當多,例如:可以知道經濟循環來到了那一個位置點,也可以知道政府未來的財經政策將採取的方向,也可以知道國際資金未來將往何處移動,更可以感受國際金融是否隱藏未爆彈,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投資策略是否已經到了該採取行動的時機...

我把這個方法的說明分為二部份,第一部份為計算公式,第二部份為這個公式所呈現出來的循環性結構(重點在第二部份)。

計算公式:
經濟成長率 =  (今年的GDP-去年的GDP )/去年的GDP * 100%
GDP(國內生產毛額,是指一年內有報稅記錄在案的國內所有勞動人口所創造的淨利潤),如果我們在投資時能即時取得這個數值,那麼投資所產生的問題將一一迎刃而解,GDP正是價值的概念,有GDP的美國,德國,日本,都是有錢的國家,而且國家之所以有GDP大多因為豐富的無形智慧財產使然,故我們一般人購買這類國家設計的產品的意願會優於落後國家,與投資的原理恰巧相通。

可惜的是GDP咱們無法即時取得,包括政府(經濟部)試算GDP的時間點,也要晚約109天;所以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也就是找一個替代方案來得知GDP可能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們得先對GDP的內容做一個拆解。

GDP所得面公式:
GDP = 營收(非合併營收) - 投入的中間成本
(支出面公式GDP=C民間消費+I投資+G政府消費+(X出口-M進口),試算上無法取得及時資料,故無法派上用場)。

所以只要能得到母公司營收,以及投入的中間成本,GDP即可算出。

不過上述投入的中間成本部份,在每月公布的營收資料並不提供,所以這部份我們也無法及時取得。故只有營收的部份可以取得。而營收部份,台灣有90%以上都是未上市櫃的中小企業,故頂多只能取已上市櫃公司的營收資料。

雖然只有上市櫃公司的營收資料可以取得,並無法算出GDP,但是只透過上市櫃公司營收資料我們還是可以算出部份GDP的特徵,也就是透過(今年營收-去年營收)/去年營收 * 100% 可求得營收YOY%。經過筆者統計,上市櫃公司的GDP規模約占整體台灣GDP的五成。則僅仰仗上市櫃公司的營收資料仍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原因之一是上市櫃公司太多屬於出口導向公司,與國際景氣連結度高,二則上市櫃公司(不含國外來台第一上市)多為大型公司,家數少份量重,計算容易。故仍具有高度的可『用』性。

不過,2013年元月起,由於IFRS制度上路,只需公布合併營收,無需再公布母公司營收,使得這個推估GDP趨勢的方法又有了變化。原因是合併營收含蓋範圍已超出了GDP( 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ivity)所定義的『國內』,而變成了 GNP(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ivity)的概念,同時合併營收會有重複計算營收的問題發生。前一個GNP的概念,筆者認為並無妨礙評估實際經濟成長趨勢的問題,因為用GNP成長的概念更能趨近國際經濟情勢。至於重複計算營收的問題,則是無法避免的問題,影響GNP的幅度粗估約占整體上市櫃營收的16%左右,影響力尚在可接受範例。只是如此計算下來的上市櫃營收營收YOY%敏感度較高,亦即當經濟陷入衰退時,YOY%的跌幅會比實際GNP成長率的跌幅還要多一些些。

或許這樣的統計結果,是缺點,但也是另一種優點,因為咱們還是可以輕易地看出經濟成長的趨勢。下圖是上市櫃公司營收YOY%從2008年至2013年11月的成長趨勢圖。

(YOY%圖形資料取材自超級筆記本,申請免費帳號者皆可存取)

筆者將景氣循環簡單地用[復甦],[成長],[高原],[趨緩],[衰退],[蕭條]。從這張上可以明顯地看出,台灣2008年以來經濟發展的S型景氣變化。從圖中我們發現2008年9/15的國際財經事件 (雷曼倒閉)之後,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經濟成長便受到重挫,2009年並無明顯的蕭條期,只有V型反彈(因為低利率政策奏效使然),而2010年也沒有明顯的高原期,到現在經濟發展尚在趨緩期,但是很怕突然一個國際財經事件引爆接下來的衰退期。為了讓基本面與股價(台股加權指數月K線)有個鮮明的對比,我再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本圖的可以透露以下訊息:
1. 國際財經事件(雷曼倒閉),足可以托垮全球經濟(2008.9.15)
2. 短期股價上揚不敵長期基本面走跌(2008/1-2009/3)
3. 台灣景氣在復甦階段較美國慢一個月,故股價在2009/3即提前配合美股反彈
4. 從V字反彈可以很容易看見復甦已確立(2009/4)
5. 趨緩之景氣狀態,股價仍然上揚(2010,2012-2013)
6. 美國量化寛鬆政策從2011/11-2013/11讓台股緩步上揚

所以若要做一個簡單的結論的話,咱們可以這樣假設:『美國量化寛鬆抽回資金的手腕若不夠謹慎,經濟成長趨勢很容易提前結束』。

接下來一篇文章,筆者將介紹本文的重點-經濟發展循環性結構之因果論。如此一來您總體經濟的素養雖不中亦不遠矣。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有益於投資人建構投資股票的原始觀念(二)

(註:投資之定義為有異於賭博與投機)

經濟環境尚不發達的年代,自給自足是最常見到的,就像是史導客自己也喜歡在家裡栽種一些花草,於是就順道種些蔬菜,也蠻符合自給自足的情況。這些活動不涉及商業活動,供給完全出於自己。

二次大戰後,世界各地為彌補流失的人力,除了鼓勵生育,也極積也戰後重建,於是乎世界人口快速地成長,除了繁榮了區域經濟,也活絡了世界貿易。商業繁榮後,品牌,商標,專利,廣告隨處可見,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確保經濟利益可以完完整整地賺進。

資金密集型的大型托辣斯仰仗著雄厚資金,能在一較長短的過程中,以較長的競爭時間,托垮資金規模小的公司;技術密集的公司雖然不易遇到前述情形,但是有技術也要結合市場需求,故開發符合需求產品的能力,成為另一種新興產業;類似這種以現有技術去刺激及演化新需求的狀況,不斷地發生。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處的經濟環境。

所以今天沒有抓住商機的您,未必再也沒有機會;而今日已掌握商機的您,也可能在需求改變的過程中,反應較慢,而被潮流給淘汰了。

但是這一切看似複雜的商業環境,都有一個募集資金的資本市場,通過政府法規循序地取得了公開集資的條件,就可以藉由這個合法管道取得資金。而資金來源也可以是國際資金。

一切看似美好的過程,危險也自然在這其中。例如:被券商輔導上市的公司,很可能只是個無心經營的老鼠會,被輔導上市前姿態中規中矩,輔導上市之後,就原形畢露。會發生這樣的原因,或許就是人類對『合法上市』的心理太過鬆懈。資金方面,來自世界各地,也包括索羅斯這類的熱錢狙擊手,一旦被這類資金時相中時,有心經營的企業家及投資人也得傷痕累累。

這些簡單的描述旨在透露一個簡單的訊息,就是合法市場也充斥危機,套句學佛語:『人生無常』。

所以價值投資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熱錢流竄是否會造成價值投資人產出虧損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投機之人,能否透過高風險取得高獲利呢?答案也可肯定的?

那麼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在投資界好好地活下來呢?分享一個個人的心得,有系統地記錄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及動向,用長期的角度觀察並記錄有價值公司的每一個數據,縱使是炒作的熱錢也是經濟結構的一環,依然也得參照國際局勢的現況順勢移動,短暫偏離常軌,最終仍要回歸正軌;所以投資人若要反樸歸真,則應多關心人類需求的發展,特別是更該用心地生活,這用心還包括聆聽自己內心的真實需要,有了這樣的包容力,自然可以在長時機來臨時嗅出商機,當然也包括長期股價的買點了。

地球上的人類成長至今,總人口數已達73億以上的人口,科技進入了展新的領域,人口卻逐漸面臨老年化。地球面臨氣候環境的變遷,可居住的土地逐漸減少成為趨勢,物種面臨逐漸消失的危機,生態鏈出現失衡,都將是左右未來人類經濟發展的重要因子。

有些這些基本思考方向,你的投資才不會變成汪洋中短線迷失方向的冒險遊戲。所以您是否對投資有所覺悟了呢?

下一篇,筆者將用實務的方法提供大家一個可自行試算的結構性方法以證實經濟發展的位置,以提供自己認知未來可能發生危機。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有益於投資人建構投資股票的原始觀念(一)

(註::投資之定義為有異於賭博與投機)

這一天史導客從證券分析師的考場出來,坐上計程車,逕行回家。

在路上,計程車司機問道:『您是來參加考試?』。

史導客:『是啊,今天是CSIA季度考試』。

計程車司機一聽到證券分析師考試,馬上就聯想到股市,就抓住機會開始問問題。

請問:『現在股市狀況這麼低迷,跟經濟有關係嗎?』。

史導客:『有啊』。

計程車司機:『可是經濟如果不好,台北市房價卻這麼高,怎麼會是經濟不好呢?』。

見這司機對這問題心中納悶已久的樣子,顯然不是很有財經方面的底子。只好找個話題開導開導。

史導客:『喔,雖然股市低迷,但是台股加權平均指數也有8000點以上了,這價位對台股而言也是個高標了』。

我繼續說下去:『房價貴若不能拿來變現,擺著對活絡經濟也起不了作用,對一般沒錢的老百姓只能增加痛苦指數而已。像黃金一樣,這世界有很多黃金,雖然少數拿來做工業用途,但是絕大多數的黃金擺著,卻還得花大錢蓋金庫來儲放,但是卻不能增加它的價值,對經濟有何幫助呢?』。

司機先生一聽有點傻眼了,好像是有點道理。

史導客,這時順勢像司機先生提出了一個可以讓房價崩盤的做法。司機先生也做出願聞其詳的姿態。

假設我開設了一家UFO公司,而且第一型號已經做出來,隨時可以進入量產,如果今天我選擇在全世界各大媒體批露這個消息,那麼我保證,明天全世界房價都會開始波動。這假設若是實現,我保證,『史導客UFO公司』股價無疑是大漲的。但是我積極建議司機先生可以做另一件事情,就是趕快把這世界風光明媚且廉價的地方趕快物色一下吧,因為有了UFO,這一群人類就不用住在擁擠的市區,不是嗎?就算從太平洋的某小島移動過來,也只花幾分鐘而已。

這時司機先生似乎懂了『股市,房市和經濟』的關係了。連忙開心地向我謝謝。

總結:『公司經濟活動募資的公開市場叫資本市場,只是我們管它叫初級市場,之後流通的市場,我們管它叫次級市場,就是我們每天交易的股市』。

下一篇,我們再來認識一下,這個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經濟環境與資本市場到今天這個節骨眼和股票價格有如何的運作關係。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超乎你想像的基本面分析工具,[超級筆記本]歡迎申請試用

發展與沿革

.2003年:以原著使用excel形式記錄基本面之介面,原著認為此一介面對專業投資人最有效率。

.2006年:基於半人工方式記錄基本面數據之完整性與時效與實務差距太遠,轉而發展基本面系統。

.2007年:正式對外開放登錄使用,並命名為『超級筆記本』,意謂以滿足專業投資人之需求的超乎想像的基本面分析系統,其願景為協助投資人即時(imediatly)收錄各項悠關性基本面情報數據,及自動萃取投資關鍵性因素的輔助決策及主動訊息即時通報之系統。

.2008年:檢索功能及基本面數據顏色提示功能加人,方便瀏覽時發現重點。

.2009年:台灣地區上市櫃大產業筆記本次產業供應鏈筆記本即時基本面整合功能上線,資料可以層層下鑽,同步監控。

.2010年:版本分級,基於成本考量,開放先使用後收費。

.2011年:季度財報預測功能整合,自選股收錄功能上線。

.2012年:多種決策輔助視覺圖表(ex:PE BAND...)結合原有數據顏色提示功能。

.2012年:多重自設選股條件功能上線,並於選股標籤上即時提供所有自設選股條件符合的家數。

.2013年:客製化主動通知郵件服務上線,可於收到證交所營收、財報、股本異動、董監持股異動等資訊時,依用戶之自設選股條件設定派送郵件通知投資人。

.2017年:自選股之重大訊息公告即時郵件通知。

.2018年:歷史大漲個股基本面記錄併列分析。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超級筆記本:主動通知服務上線通知

致超級筆記本用戶:

大家好,2013年期待以久的新功能-主動通知郵件服務,終於上線了,為了讓各位用戶們精確地了解這項服務的目的,版主特別說明!

緣起:

全自動化的構想 

本版在2006年以來,陸續將即時追蹤及計算基本面各項指標的基礎陸續建置完畢, 建置完之後,在2012年又推出[自設選股條件]的即時追蹤功能,在此同時,其實SN已經是名符其實的超級筆記本。但是筆者仍覺得難免無法在月報及財報公布的同時,及時做好功課, 難免也會錯過了好時機。故於2012年時定下了這個方針,順道回饋用戶。

構想的調整1:

該通知什麼?

但是要把上述即時的財務訊息,經由SN主動通知服務過濾後立即傳送給客戶用戶,該通知些什麼(WHAT),如何(HOW)有效地傳遞,免得錯失一波行情,該如何實現呢? 其實透過[自設選股條件]功能,SN已經可以將基本面的組合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自設選股標籤,若我們善用這個標籤,例如,將標籤取一個容易辨識的主題, 並利用這個主題來做為主動通知郵件的主題,當這些自設選股條件在即時追蹤的過程中符合時,就寄出來到用戶的信箱,用戶就不會在對的時間錯失大好的機會了。

構想的調整2:

通知的類別

我把即時追蹤通知的種類切割成四類:第一類,營收通知,第二類:財報通知,第三類:持股(自選股)防禦性通知,第四類:總經(統計類)通知, 第一類和第二類, 是第一階段上線後大家會先用到功能,不在贅述;至於第三類,則是屬於自選股中出現不好的基本面訊號時的通知功能,包括到公布營收變差,公布財報轉差,董監持股出脫,股本增加太大等...需求還在整理中,第四類則是須動用到統計的即時情報,如整理營收YOY,產業別營收YOY,整體毛利率,整體營益率等整體性損益表統計數字。

如此或許,就快達成不用上SN做功課, 有意義的重大訊息還是會即時且主動地通知到你的EMAIL信箱! 接下來請看看以下圖文表示的主動通知服務設定的功能!



1.標準設定入口:


2.進入後列出的是您的自設選股條件, 一定要選擇[通知種類],並儲存後,再按[進入維護]設定該通知郵件需另外滿足的充要條件

3.按[進入維護]鈕, 設定該組通知需滿足的充要條件, 編完後記得[儲存]

4.另外為了方便用戶在編輯自設選股條件時,仍可同時編輯充要條件,可採下圖方式編輯


這樣子就完成一組設定了,其餘設定依此類推

5.另外,步驟4的畫面右上方,有一個按鈕[寄出測試通知信], 按下後會寄出一封測試通知信到用戶個人資料內的EMAIL,目的在確認用戶是否能順利收到信, 以防掉入垃圾信堆中


以上,為操作範例, 祝大家使用愉快!!

##EasyReadMore##

[推到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