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今天的主題雖是要來談論已公布財報公司的基本面,不過仍然有大多數的讀者表示,見到「基本面」三個字猶如見到教科書,只有想打瞌睡的份。為此筆者要用另一種白癡版的說法,來談論財報行情。
首先筆者用一個極為簡單的例子-「玻璃撲滿」來詮釋財報行情。財報只不過是過去一個季度的獲利及財務運用狀況的結果,但是一般人總是被財報的形式隔起來的圍牆擋在門外,於是變成了視而不見。不過筆者建議大家先把這扇無形的圍牆暫時地丟棄。財報簡單來說就是告訴大家我那一季賺了多少錢,好比「玻璃撲滿」裡面有多少錢一看就明了。
偷偷告訴大家,有時候大撲滿裡頭什麼錢都沒有,只因為很多人視而不見為理由,假稱長期投資,結果投資下去之後,你的錢成了公司可以運作的資金,公司拿去經營還賠本,於是把你投進去的錢用完了,當然你每年領不到股利股息,還要遭受一次投資失利的代價。
而當你看見「玻璃撲滿」有多少錢時,就如同你可以確認公司有賺錢,當然你未來能享受分紅及資產增值的好處,再偷偷告訴大家,有時候撲滿雖然不大,但是裡頭滿是實實在在的錢幣。所以這麼簡單的道理,如何能忽視看財報這件事呢?
以昨天3/24 公布財報的昱泉國際,雖然不是什麼價值股,但是公司公布的財報公司單季獲利3.84元,較前一季1.68元成長兩倍,筆者忍不住好奇又仔細看了一下其過去各季的獲利狀況,發現該公司再往前二季皆是虧損的狀況(分別虧損-0.15元跟-1.15元),而且當天公司董事會決議發放4元現金,眼看著3/24的收盤價僅34.6元,股價以10倍本益比來估,至少有6元的價差,這種擺在眼前的「玻璃撲滿」擺明是在告訴投資人:敢快來買我。
果然今天開盤就有很多眼明的投資人直接用漲停價掛單,就連筆者也因早盤電腦無法一次大單敲入也買不到。
不過講到買不到之後,投資人應該如何因應呢? 繼續跟它玩漲停板還是等它回檔時低接? 筆者說大可不必持以上的心態。因為買不到價差之後,多少仍有些人會意興欄柵而放棄,不過筆者建議想成為抽雪茄屁股的投資人,可以先看看它未來的一季的表現再來做論斷,從登入後的超級筆記本中,我們可以看出昱泉國際這季獲利突顯與凌網有相似之處,都是因為第四季營收(QOQ%=206.41%)入帳很可觀,不過接下來就又恢復平平的表現,顯然是非經常性之收入所致,參見工商時報新聞[在農曆春節前(1月2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完成以2,300萬美元(約新台幣7.6億元),將大陸研發中心、資產出售給在那斯達克上市、中國大陸知名遊戲研發公司「完美時空」的程序。法人預估,受惠處分利益,昱泉今年獲利將超過1個股本以上,挹注獲利相當可觀。過去3年,昱泉每年稅後只賺2、3千萬元,2008年的營收為3.3億元,年增率58.25%。(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袁延壽/台北報導)]後我們就了解,原來是割肉求售,而報導文中更指出售價約7.6億,並分三年認列,故平均一年約可分到2.52億,以昱泉2.79億的資本額,等於逼於每年可分到一個股本(EPS=9元),故用長期本益比打五折來看待,昱泉股價可以上看45元(EPS*10倍*0.5=45元),若大家對長線又不放心,還可以用近三季的獲利再加元月及二月及三月的本業獲利保守預估,即3.84元+1.68元+(-0.15元)+0.282+0.283+0.283 = 6.218元。
說到這裡不曉得你有什麼體會呢? 答案是 短期股價可以上看6.218*7.5倍=46.6元),至少有可能超過45元的基本價位,故筆者建議喜歡抽剩下來的雪茄屁股的讀者,至少還可以抽個三口的剩餘價值。
而真正想做長線投資的朋友,則建議握有長期以來績效穩健的個股,就不用抽雪茄抽得太趕。基於筆者文章具有時效性,有興趣了解本文分析的朋友請登入超級筆記本中自行分析。下一篇筆者再用一次價值分析簡易法,解讀一次目前為止的財報行情,若您已由過去文章中熟悉筆者的論調,就請您務必每日提前進入分析,以免錯失可能到手的財報行情。
註:本波資金行情持續引爆,請注意資金行情的結束點,提示:當日加權指數以1400億以上大量重挫長黑為結束點。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董監改選選股策略
公司法規定三年一任的董監改選,必須在公司當年度股東常會舉行前六十天(停止過戶日當天)前進行買進該公司持股,則在股東會當天即可依照持股成數進行人頭戶的投票表決。
有意入主該公司的法人或自然人,就會處心機慮設法在停止過戶日前補足可以當選之股數,而掌握最大股數的大股東除了可掌握董監事席次,未來還可以享有控制公司決策之權利。
故投資人在每年董監改選前即可把握停止過戶日前的回補行情,為自己的投資加一點分數。
8級距之董監最低持股比例,資料如下。持股低於最低董監持股門檻或接近最低董監持股門檻為優先考量。
-----------------------------
資本額 ------> 最低持股比例
-----------------------------
3億以下-------> 16.50%
3-10億-------> 11.00%
10-20億------> 8.25%
20億以上------> 5.50%
----------------------------
2008.4.3金管證三字第09700140191號函通知,針對大型資本股進行最低持股微調
----------------------------
40億以上------->4.4%
100億以上------->3.3%
500億以上------->2.2%
1000億以上------->1.1%
----------------------------
而董監改選一般較易發生在股本低的小型股,如去年的廣積(5.5億),也曾上演過該行情(參見圖)
,還有前年的新普(15億),主要考量投入的資金較少使然。如果該公司的股價處於低估狀態或者股價落到歷史相對較低的水位,那麼條件就更吸引人了。
當然具備董監改選行情的公司必然具備相對程度的基本面,因為有好的前景和穩定的市場,獲利才能源源不斷。故筆者列出基本面的基本篩選條件如下:
門檻一、回補日之前2個月內突然暴出大量高質設,表示現行公司大股東需仰賴質押股票調度資金,因為短期性固樁需求。
門檻二、二月份董監持股增減>=0%(表示現行公司董監對公司股票仍然惜售)。
門檻三、08年Q3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 5% 同時過去連續8季之ROE過六季達到門檻範圍。(公司經營績效卓著)
門檻四、08年Q3負債率<= 40。(景氣差財務面之考量)
門檻五、本月營收狀況是在同業的平均水準(含)以上(個股元月YOY>=子產業分類之產業YOY)。
門檻六、考量08年Q4EPS後的本益比低於16的低估股(避免08年年報出爐時成為賣壓來源)。
目前公司已公佈09年股東大會日期之公司仍然不多,隨著時間的推進,公布的家數將越來越多,有意針對董監改選進行研究及選擇屬意的公司,不妨登入超級筆記本提前研究,只要大盤指數近日進行壓低回測,則後續董監改選的行情必然有加溫的效果。
有意入主該公司的法人或自然人,就會處心機慮設法在停止過戶日前補足可以當選之股數,而掌握最大股數的大股東除了可掌握董監事席次,未來還可以享有控制公司決策之權利。
故投資人在每年董監改選前即可把握停止過戶日前的回補行情,為自己的投資加一點分數。
8級距之董監最低持股比例,資料如下。持股低於最低董監持股門檻或接近最低董監持股門檻為優先考量。
-----------------------------
資本額 ------> 最低持股比例
-----------------------------
3億以下-------> 16.50%
3-10億-------> 11.00%
10-20億------> 8.25%
20億以上------> 5.50%
----------------------------
2008.4.3金管證三字第09700140191號函通知,針對大型資本股進行最低持股微調
----------------------------
40億以上------->4.4%
100億以上------->3.3%
500億以上------->2.2%
1000億以上------->1.1%
----------------------------
而董監改選一般較易發生在股本低的小型股,如去年的廣積(5.5億),也曾上演過該行情(參見圖)

當然具備董監改選行情的公司必然具備相對程度的基本面,因為有好的前景和穩定的市場,獲利才能源源不斷。故筆者列出基本面的基本篩選條件如下:
門檻一、回補日之前2個月內突然暴出大量高質設,表示現行公司大股東需仰賴質押股票調度資金,因為短期性固樁需求。
門檻二、二月份董監持股增減>=0%(表示現行公司董監對公司股票仍然惜售)。
門檻三、08年Q3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 5% 同時過去連續8季之ROE過六季達到門檻範圍。(公司經營績效卓著)
門檻四、08年Q3負債率<= 40。(景氣差財務面之考量)
門檻五、本月營收狀況是在同業的平均水準(含)以上(個股元月YOY>=子產業分類之產業YOY)。
門檻六、考量08年Q4EPS後的本益比低於16的低估股(避免08年年報出爐時成為賣壓來源)。
目前公司已公佈09年股東大會日期之公司仍然不多,隨著時間的推進,公布的家數將越來越多,有意針對董監改選進行研究及選擇屬意的公司,不妨登入超級筆記本提前研究,只要大盤指數近日進行壓低回測,則後續董監改選的行情必然有加溫的效果。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油價走勢與全球原物料之關係(下)-經濟趨勢
當一個地區的大環境出現景氣下滑的疑慮時(註:簡單的看法就是統計一個地區的營收年成長率,即YOY%),特別是台灣這種以外銷為導向的小型經濟體,基本面必然出現了轉折,還沒有經驗的投資人一定還會以股價仍有高點的期待持續抱股。
當然能懂得經濟走勢的變化,再來訂定投資策略,就不容易變成無頭蒼蠅,到處亂竄。
由油價走勢與全球原物料之關係(中)一文,可以了解到,經濟衰退必提前於原油價格達於高點之時,如此才會形成停滯性通膨,在停滯性通膨期間(整體營收趨緩而油價持續上漲),依照需求減少價格下降的原理,整體下游的營收表現必然已經出現警訊,而上游的原物料價格,卻只會向報價看齊,而且原物料供應商必然堅信-只要報價維持上漲,庫存及存貨就沒有虧損的疑慮,這也就是為什麼2008年7月份國際原油突破140美元大關時, 原物料供應商仍然若無其事的樣子。
既然大部份原物料供應商在不知下游需求不振的情況,所以參考國際原油的報價走勢做為庫存方針就成了最後一張可參考的王牌。所以與原油產業正相關的上游產業就成了所有產業之外可以持續投資的標的物。這樣的想法於是成為了一項保守策略。
參考2008年5月份台股各級產業-次產業相對成長況狀分析月刋(5月)–價值股嚴選篇,中筆者曾經以超級筆記本為工具對於當時入選的價值股進行評比,確認中碳確時為當時受到油價帶動而獲利之公司,加上中碳的產品諸如苯,瀝青粉末等暢銷品皆與原油正相關,故積極策略把握在原油達於147美元高點前(7/10)維持投資標的。這樣的想法於是成為了一項積極策略。
前述兩策略交互運作之下,中碳的投資就成了當然筆者的積極方針,同時也是多頭市場下的最後一場戰役。當然有也讀者曾經提問說,中碳的股價區間一般是在68元至83元之間,故認為83-9x的投資策略可能有風險之虞,事實則證明經濟學理論仍然超越了心理關卡,中碳在7/10之前股價隨油價漲至96元大關, 而後油價大跌, 中碳除了跌破68元大關之外, 仍然持續探底至45元以下, 故油價與全球原物料的關係就是如此的緊密, 如此更突顯基本面分析的有趣之處。
當然能懂得經濟走勢的變化,再來訂定投資策略,就不容易變成無頭蒼蠅,到處亂竄。
由油價走勢與全球原物料之關係(中)一文,可以了解到,經濟衰退必提前於原油價格達於高點之時,如此才會形成停滯性通膨,在停滯性通膨期間(整體營收趨緩而油價持續上漲),依照需求減少價格下降的原理,整體下游的營收表現必然已經出現警訊,而上游的原物料價格,卻只會向報價看齊,而且原物料供應商必然堅信-只要報價維持上漲,庫存及存貨就沒有虧損的疑慮,這也就是為什麼2008年7月份國際原油突破140美元大關時, 原物料供應商仍然若無其事的樣子。
既然大部份原物料供應商在不知下游需求不振的情況,所以參考國際原油的報價走勢做為庫存方針就成了最後一張可參考的王牌。所以與原油產業正相關的上游產業就成了所有產業之外可以持續投資的標的物。這樣的想法於是成為了一項保守策略。
參考2008年5月份台股各級產業-次產業相對成長況狀分析月刋(5月)–價值股嚴選篇,中筆者曾經以超級筆記本為工具對於當時入選的價值股進行評比,確認中碳確時為當時受到油價帶動而獲利之公司,加上中碳的產品諸如苯,瀝青粉末等暢銷品皆與原油正相關,故積極策略把握在原油達於147美元高點前(7/10)維持投資標的。這樣的想法於是成為了一項積極策略。
前述兩策略交互運作之下,中碳的投資就成了當然筆者的積極方針,同時也是多頭市場下的最後一場戰役。當然有也讀者曾經提問說,中碳的股價區間一般是在68元至83元之間,故認為83-9x的投資策略可能有風險之虞,事實則證明經濟學理論仍然超越了心理關卡,中碳在7/10之前股價隨油價漲至96元大關, 而後油價大跌, 中碳除了跌破68元大關之外, 仍然持續探底至45元以下, 故油價與全球原物料的關係就是如此的緊密, 如此更突顯基本面分析的有趣之處。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油價走勢與全球原物料之關係(中)-經濟趨勢
前一篇的經濟趨勢的論述中,大家便能體會油價走勢的影響力。而就一個領先指標的價值而論,實際被應用才能真正彰顯其價值。所以今天就要用實際的油價走勢與股市大盤的關係來驗證其價值。
如果大家前些日子常來這裡逛逛,那麼對下圖應該不陌生。

全球通膨隨著2008年原油價格快速成長一路由年初的90美元左右上漲至7月中旬的147美元,對台灣經濟的衝擊逐漸由一般的國際性通膨轉變為『輸入性通膨』,而到5/20之後更進入『停滯性通膨』。
可是問題來了,代表長期消費力道的『年營收成長率』(YOY%)至2008年6月10日公布全台上市櫃營收之後便明顯出現成長趨緩,但是油價卻是依然持續攀升至7月中旬,顯見油價影響經濟成長,但是經濟衰退卻是領先於油價達於高峰之前。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初級原物料加工的大型公司在國際通膨期間要特別注意原料採購及庫存管理的理由,正因為買入高價原物料,一旦遭逢去年停滯性通膨造成的原料報價呈V型反轉,則未來這些高價原物料形成的跌價壓力將使得加工後的產品售價毛利壓低,甚至造成售價不如成本,而經濟一旦長久低迷下去,公司極可能面臨巨幅虧損。
故筆者在超級筆記本中極度重視每年度各級產業YOY%及整體產業YOY%的變化正是其領先指標程度和意義更甚於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的變化。
下一篇將針對油價走勢與全球原物料之關係(中)來檢視去年為何於520之後至7月中旬投資中碳的緣由。
如果大家前些日子常來這裡逛逛,那麼對下圖應該不陌生。

全球通膨隨著2008年原油價格快速成長一路由年初的90美元左右上漲至7月中旬的147美元,對台灣經濟的衝擊逐漸由一般的國際性通膨轉變為『輸入性通膨』,而到5/20之後更進入『停滯性通膨』。
可是問題來了,代表長期消費力道的『年營收成長率』(YOY%)至2008年6月10日公布全台上市櫃營收之後便明顯出現成長趨緩,但是油價卻是依然持續攀升至7月中旬,顯見油價影響經濟成長,但是經濟衰退卻是領先於油價達於高峰之前。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初級原物料加工的大型公司在國際通膨期間要特別注意原料採購及庫存管理的理由,正因為買入高價原物料,一旦遭逢去年停滯性通膨造成的原料報價呈V型反轉,則未來這些高價原物料形成的跌價壓力將使得加工後的產品售價毛利壓低,甚至造成售價不如成本,而經濟一旦長久低迷下去,公司極可能面臨巨幅虧損。
故筆者在超級筆記本中極度重視每年度各級產業YOY%及整體產業YOY%的變化正是其領先指標程度和意義更甚於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的變化。
下一篇將針對油價走勢與全球原物料之關係(中)來檢視去年為何於520之後至7月中旬投資中碳的緣由。
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
油價走勢與全球原物料之關係(上)-經濟趨勢
2008年的經濟反轉除了運用超級筆記本的即時數據來診斷之外,有沒有什麼常識可以檢視景氣是否確認反轉的即時訊號(注意是領先指標而非落後指標)?
據筆者對於全球原物料的綜合走勢的認識,答案其實是肯定的。如果你想在看答案之前將您腦海中知識整合一下,就請您用短短的五分鐘把答案有系統地記錄下來…
OK…換筆者跟大家交換答案吧。
我們都知道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可以區分成兩種類型的國家,一為先進國家(Advanced),一為新興發展中國家(Emerging and Developing)。通常基本民生物資,特別是非戰略性的初級原物料的生產國大多是在新興發展中國家,就像二次戰後的台灣,打著初級加工出口的貿易讓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而先進國家通常掌握了智慧財產的資源優勢,只要把少數的原料透過科學的製程原理就可以點石成金以滿足人類無止盡的需求。但是以上的論點我們排除了戰略性的初級原物料這一部份,這也就是今天要談論的主題-國際原油。
人類發展的過程中,能源一直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後,內燃機的發明更使得工業革命的發展一日千里。直到廿世紀,能源一度的短缺還曾釀起經濟衰退,全人類也曾多次因為爭奪原油,而發戰爭。可見能源(在此能源為任何可以取代原油的資源)在工業發展中具備的戰略性地位。
而什麼時候需要用到能源呢?舉凡工廠的用電,都市用電,運輸交通,軍事用途等等,而什麼時候不會用到能源呢?大概只有人類的發展退步到原始生活的階段吧。因此逆向推理後可以得知,人類經濟一再的進步,能源的需求將進一步的膨脹,不論是先進國家或新興發展中國家都無法置身度外。
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知,全球經濟發展(或稱景氣動向)將是主導能源價格的主因,而人類高度依賴石油做為能源來源的前提下,石油將成為被取代前的經濟發展總指標。
故原油漲價時,所有物資跟著飛漲,其實不是直接關係,而是原油上漲使得全世界的生產成本跟著墊高,所以廠商只好把產品售價一再拉高,全球通膨便亦發嚴重,所以全球的初級原物料只好被迫漲價。
而當全球景氣變差時,原油的需求就跟著降低,特別是景氣踩煞車時,原油的跌勢就會至為明顯,而其它初級原物料的漲勢,就會因通膨的消失,而失去支撐力量,所以其關係就是這麼一回事。
據筆者對於全球原物料的綜合走勢的認識,答案其實是肯定的。如果你想在看答案之前將您腦海中知識整合一下,就請您用短短的五分鐘把答案有系統地記錄下來…
OK…換筆者跟大家交換答案吧。
我們都知道全世界190多個國家中可以區分成兩種類型的國家,一為先進國家(Advanced),一為新興發展中國家(Emerging and Developing)。通常基本民生物資,特別是非戰略性的初級原物料的生產國大多是在新興發展中國家,就像二次戰後的台灣,打著初級加工出口的貿易讓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而先進國家通常掌握了智慧財產的資源優勢,只要把少數的原料透過科學的製程原理就可以點石成金以滿足人類無止盡的需求。但是以上的論點我們排除了戰略性的初級原物料這一部份,這也就是今天要談論的主題-國際原油。
人類發展的過程中,能源一直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後,內燃機的發明更使得工業革命的發展一日千里。直到廿世紀,能源一度的短缺還曾釀起經濟衰退,全人類也曾多次因為爭奪原油,而發戰爭。可見能源(在此能源為任何可以取代原油的資源)在工業發展中具備的戰略性地位。
而什麼時候需要用到能源呢?舉凡工廠的用電,都市用電,運輸交通,軍事用途等等,而什麼時候不會用到能源呢?大概只有人類的發展退步到原始生活的階段吧。因此逆向推理後可以得知,人類經濟一再的進步,能源的需求將進一步的膨脹,不論是先進國家或新興發展中國家都無法置身度外。
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知,全球經濟發展(或稱景氣動向)將是主導能源價格的主因,而人類高度依賴石油做為能源來源的前提下,石油將成為被取代前的經濟發展總指標。
故原油漲價時,所有物資跟著飛漲,其實不是直接關係,而是原油上漲使得全世界的生產成本跟著墊高,所以廠商只好把產品售價一再拉高,全球通膨便亦發嚴重,所以全球的初級原物料只好被迫漲價。
而當全球景氣變差時,原油的需求就跟著降低,特別是景氣踩煞車時,原油的跌勢就會至為明顯,而其它初級原物料的漲勢,就會因通膨的消失,而失去支撐力量,所以其關係就是這麼一回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