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基本面素養-解讀資產負債表(思索篇)

繼前一篇資產負債表(啓發篇)之後,相信大家已有能力就整個經營面了解經營者在經營績效上所展現的成果。但是了解了整體的經營績效後,投資人應該還要做一件事-進一步查核公司各方面的狀況,已確保公司基本面確實是安全無虞。

我們仍得就負債方面繼續來探討,雖然前一篇中,我們談到眼光好的老闆能看準景氣,並善用借款創造借一元賺兩元的績效,但是負債永遠還是負債,如果前景稍有差遲,則負債就會變成燙手山芋,最差的狀況就是錢剛借到景氣立即反轉。

本部落格在設定選股條件中,一定會將負債率設定在50%的門檻(除了銀行業、營建業、航運業等特殊產業之外)。在上述的設定中若要再挑剔則可以就長期負債和流動負債(短期負債)的結構來比較分析,長期負債表示銀行願意給貸款公司較長的期間還債,多少也表示借款公司的信用較佳,當然還要就銀行的名聲而定,有些銀行本身對於信用評核也不怎麼嚴謹,所以一旦地雷公司爆開時,也常見到這些行庫的名單。流動負債則是投資人要隨時警戒的名目,依下方註解中,可以得知應付帳款/票據應該是投資人要特別注意的流動負債名目,因為經營期間隨時會因購買生財器具而欠下帳款,這種短期負債一定要用手邊的流動資產來支付,所以流動資產至少要比流動負債來得高,公司才不會因資金週轉不靈而出現跳票事件。可是有些公司的流動資產中的存貨(也就是公司的產品)週轉率不高(例如:房屋),所以流動資產就只能考量約當現金、應收帳款及變現較為容易的短期投資(例:股票)。

註:流動負債=應付帳款/票據/股利+所得稅+員工紅利+(或有負債:侵害專利賠償等)
註:流動資產=約當現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票據+存貨+預付費用

只要能摸清公司的債務規模,就比較能建立起短中期的防禦心理。但是現在還有一個架構是投資人必須仔細觀察的也就是以下公式的說明:

資產 = [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負債+股東權益
=[流動負債+長期負債]+[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

*流動資產=約當現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票據+存貨+預付費用
*長期投資=證券投資(股權或債權)+基金投資(償債基金或損失準備基金或退休基金)+非營業用不動產投資
*固定資產=土地+廠房+機器+辦公設備+交通設備+模具等
*流動負債=應付帳款/票據/股利+所得稅+員工紅利+(或有負債:侵害專利賠償)
*長期負債=應付公司債+長期應付票據+抵押借款+長期租賃+長期服務保證+遞延所得稅負債等
資本公積=創立時或現金增資繳款超過10元面額的溢價部分
保留盈餘=稅後盈餘的累加-股利-董監酬勞

以上是整個資產負債表的架構,但是這些名目之中,卻也隱含了許多公司經營的軌跡特別是上述含星號的名目,下一篇將介紹這些名目對於股價的影響,想要成為一個合核的投資人這些實務經驗絕對是你投資生涯中所不可錯過的。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基本面素養-解讀資產負債表(啓發篇)

繼日前[解讀損益表]獲大家的好評之後,今天要再度以史導客本人博覽群表的經驗繼續來談資產負債表。然而每次在進入主題之前,總是有些實務經驗要打破過去學習財會時的八股思想,今天也不例外。

在看資產負債表時,本人不建議單獨就資產負債表來看,比較好的經驗是和拆解後的損益表一起參看,為什麼呢?

在日前就[解讀損益表]中的論述,大家已建立由拆解後的損益表來解析公司最近一季的經營體質和獲利狀況的共識,可是一旦發現損益表很好或很糟糕時,走多頭市場的投資人心中多少都會有所質疑,這時候資產負債表就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輔佐角色。因為資產負債表代表著該季財報結算時,公司所擁有的資產價值。同時也能查證獲利(或虧損)的公司是如何調度資產及以獲得了何種的利益(損失)。

資產負債表在美國又叫平衡表(Bbalance sheet),主要是要表達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其中大家應該注意到裡頭的負債部分,負債的定義乃是向他人借錢之意。而負債是否真的是一件壞事,拿宏碁剛草創之時,曾經向行政院青輔會申請青年創業貸款,而使得宏碁可以從無到有茁壯成為一家國際型大企業。所以借錢的好壞應從公司經營者的遠見和負債所能創造的報酬的來定義。換句話說,就是只要借來的款項添購生財器具後,使得營收及獲利都增加,同時相對地帶來更大的股東權益(股東權益-負債>0) 則這樣的借款就是一項好的策略。

在以前的文章中 ,我們曾經談及季股東權益報酬率(季ROE),其公式即結合了損益表的稅後淨利金額和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金額(季ROE=季稅後淨利/股東權益),意思正是最新一季的淨利占該股東權益的比例,同時也可以解釋成 [資產報酬率*負債運用乘數] ,如此便能了解為何華倫巴菲特喜用這個ROE的理由了吧。

所以參看財報時的重點,無論如何都要以先算出季ROE,然後就損益表中基本面數據都持續向上的企業,如果每一季ROE都能維持亮麗的數據,則在績優財報出爐時,就很容易演出財報行情。

或許你會問:敞若兩家公司ROE差不多(例如最近2007年年報已出爐的健鼎科技ROE=8.8和光洋科ROE=8.2),如何取決? 客觀的答案是:參看過去幾季的ROE績效。我們可看出健鼎和光洋科過去幾季的ROE表現為:
健鼎9.00->9.04->8.91->8.63->7.66->8.45->9.38->8.80
光洋5.30->4.70->3.50->9.30->9.25->7.41->6.39->8.28

客觀來說兩者差不多,但以健鼎較為突出。為了更客觀地看出兩者的差異所以再以兩家公司過去的ROA來做一比較:

健鼎5.40->5.36->5.67->5.74->5.51->5.83->6.51->6.23
光洋1.71->1.53->1.28->3.42->3.95->3.41->3.03->4.32

可發現光洋科ROA較低,但光洋科ROE卻與健鼎相當,顯見光洋科的[負債運用乘數]要比健鼎犀利許多(或稱以小搏大)。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基本面素養-解讀損益表(強化篇)

經過前一篇損益表的解讀之後,相信您已經比一般的投資人更深入公司經營層面的實際運作情形,但是接下來,史導客要繼續將你的能力推向一個無人能及的地步,怎麼說呢? 難道前一篇的論述還不夠嗎?

沒錯,大家應該會發現,如果您只是一個普通的投資人,而你手上有多少公司的持股你就得上公開資訊網把一份又一份的損益表打開來看,但是請你試想,公開資訊網上面的損益表都是採累進的方式來計算,所以積極一點的你,在現在這個時點,大概會天天上網才能打聽到自己所關心的情報資訊。而且當你打開損益表之後,想把當季真正的毛利率、營益率、稅前淨利率以及稅後淨利率拆解出來,大蓋還要花上一個上午的時間才能拆解完畢,同時你可能看到報紙上對那一家公司基本面的吹噓之後又想拆解該公司的損益表。所以當一個投資人真是辛苦啊。本文上方的基本面痛苦指數問卷調查可不是隨隨便便擺上去的,因為很多投資人都有切身之痛。如果你覺得拆解損益表沒什麼意義,那麼你可能又得為你投資前沒有下這番工夫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為什麼要將損益表拆解成單季呢?

主要原因是最新一季的毛利率各項數據不易用肉眼辨識。以前一篇順達科的累進毛利率來說好了,Q3累進毛利率為9.289% , Q4累進毛利率則為9.6%,你能答得出到底是Q3好還是Q4好呢?

現在換史導客公布答案了:史導客拿過去四季的財報做了加減乘除之後得知Q1單季毛利率=7.145%,Q2單季毛利率=7.35%,Q3單季毛利率=11.7426%,Q4毛利率=10.31%,如果不拆解你可能還以為Q4的毛利是成長的。當然你可能會說YAHOO股市就可以查到最近一季的毛利狀況了啊?! 沒錯,可惜的是,它沒有告訴你最近幾季的毛利率是怎麼成長的。

再者,分析損益表的九成功力不是集中在單季數據的表現,而是各季的連續性走勢,特別是毛利率走勢更要與營益率走勢一起看,如此你才不會被毛利率走揚而實際營益率卻每況愈下所欺瞞(因為能否獲利要看公司的營業費用是否會吃掉營業毛利),所以兩條單季比率一起參看才能讓假財報無所遁形。

另外,業外的部份也是一門學問,如果沒有單獨把業外部分和業內部分(營業利益)分開,你可能會因為這項疏忽而忘了要去追究業外的極為誇張的獲利(虧損)來源,如果是靠業外獲利而且業外與本業毫不相干,則這種公司就叫做不務本業,競爭力多半已經喪失,沒必要耗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倘若一家公司業外虧損持續擴大(例如:遠航)就要對照資產負債表的長期投資項目,特別是以權益法之長期投資(持股介於20%-50%之間這種不用編合併報表的子公司),因為擴大的財務黑洞隨時有可能會將母公司拖下水,而這種事在市場上卻是鮮為人知。

所以用連續性的數據來看業外(稅前淨利-營業利益),才能得知母公司財務是否安全。

看完以上簡單的論述,我想你大該要打退堂鼓了。不過請君不要退得太快。因為在這裡要跟大家預告一個好消息,也就是不久的將來,大家就有機會分享史導客專用的超級筆記本了,因為個人很能感受一般散戶的苦,所以不惜血本,希望能將這本超級筆記本努力推廣到散戶手中。而其所以『超級』的原因乃在於製作財報內容之速度及內容分類絕非一般散戶所能及,也希望在推出之前,各位能持續增進基本面功力,未來方能將筆記本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基本面素養-解讀損益表(馬步篇)

要成為一個標準的基本面投資人,必然要了解公司製訂的財務報表,如此才能在眾多不一的標準中找到一個可以衡量值價的相對基準。

但是在介紹損益表之前,要先破除一個投資人的心理障礙。這障礙不是損益表不易理解,而是損益表也可能包含人為的做假。

如果你對解讀損益表已到了家常便飯的地步,就不難發現,很多公司對於損益表的製作,不是從營收再到毛利,再到營業利益、前稅前淨利、稅後淨利,最後再得出每股稅後盈餘(EPS)。反而是先決定EPS是多少,然後反推每一項會計科目的結果,最後得到毛利率,這種情況就叫做假。可是反推結果發現營收金額不夠,那該怎麼辦? 一些誠信不佳的老闆就會想盡辦法找關係人(子公司也好,孫公司也好),把虛增的營收交由關係人買單。這就是典型的做假案例。所以當你在看公司對外公布的財報的附註上,就要多看一眼關係人的應收帳款。如果有且金額不小,就要提高警覺。例如93年底陞技案發生時,公司73億資本額,損益表39億的營收中,突然關係人應收帳款暴增至9.8億,不久後就引爆了陞技掏空案。

所以能拆穿假財報事件的終極邏輯,仍是對於財務會計的理解力及財報追蹤的持續力,如此才能透析財報複雜的外觀,直接找到投資的核心指標。

在財報眾多報表中,損益表算是最簡單且最為直接的報表,因為一家公司營收如何?公司賺多少錢?營收成長的力道?看損益表就知道。

因為把公司的收益(本業營收及業外利得)減去費損(本業費用及業外損失)最後就可以得到淨利,把稅後淨利除以股本就叫做每股稅後盈餘。

就拿最近經常被法人和媒體報導的順達科(3211)2007年12月的損益表來看:



圖表為順達科2007年全年的損益狀況。不過由於2007年第三季季報我們已經知道,故投資人至少應該將第三季財報和這一份財報做個簡單的拆解比較。在上一季中順達的累計毛利率為9.289%,本季的累計毛利率則為9.6%,再看上一季中順達的累計營益率為7.157%,本季的累計營益率則為7.56%,再看看上一季中順達的累計稅前淨利率為9.61%,本季的累計稅前淨利率則為9.58%。從這兩季的損益結構來看,可以得知本業狀況是逐漸升溫的,因為毛利成長表示產品賣相佳,營益率也同步成長表示營業成本控制得當沒浪費的情況,唯一有狀況的是業外的收益沒有上一季來得好,如大家拿第三季的損益報來看的話(參考順達科第三季累計損益表)可以發現2007年第四季業外收益金額仍較第三季成長,故可以推知主要是因為業外收益比例相對於本業來得少所致,另外順達每股EPS也較上一季亮麗,故第四季順達科的營收狀況仍在合理的成長範圍之中。目前順達的股價(3/20)為101.5元,故本益比約落在10.5倍本益比附近,故得知,未來基本面若能持續盤堅,潛在的價值仍會不斷顯現。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基本面素養-建立追蹤月營收和財報的習慣

近期發現不少格友對於『投資』這一件事情的態度確實非常認真,但是史導客更要奉勸有心投資的人(不想走投機路線者),除了認真之外,投資應有的素養絕對是你在未來投資的路上能否一路平安的主要關鍵。近期我將過去寫過的文章重新張貼標籤,如果你是投資界的新人,或者基本面分析的涉略仍不深者,非常建議你把『新手必看』的文章都會來仔細看過。相信一邊看一邊思索的過程中,你的素養就會逐漸地被建立起來。

一般人常天真地以為投資就是找個有商機的公司,把錢投入,就能獲利。但是經過多年來的觀察,市場中險惡的個案仍一再地發生,特別是在眾多上市櫃的標的中,若不先對個股做好基本面的過濾工作,則那一天不幸遇到老闆誠信不佳的地雷股,等於是功虧一簀。

看完上述段落,如果您仍然無法想像什麼叫做『投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像自己是一家公司的經營者,公司的產品利潤好不好(毛利率),公司的經營成本會不會吃掉公司的獲利(營益率),還有公司未來會不會遭逢不景氣等(長線投資考量),會不會被業外拖垮(業外淨利率),公司營運時有無足夠的資金可供週轉之用(營運資金,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如此就不難激發您的想像能力。

基本面分析的三大面向分別是講求品質(也就是財報的真實性和獲利性)、時機(營收及財報的公佈時間)以及金額(投入資金的大小)。

每月筆者都會對營收和過去的財報(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拿來做綜合分析,就是為了做好投資品質的控管。

而『時機』則是一般人非常容易忽略的。每個月的10號,也是各上市櫃公司公布當月營收的最後一天,機靈一點的投資人除了會在每月的1號開始便會開始注意績優公司的營收公布結果(月實質營益率,YOY等資料),另外,在財報公布的時間點(5/1,9/1,11/1),機靈一點的投資人會在財報公布前積極收集這些獲利數字(超級筆記本所記錄的毛利分析,經營效率,價質分析等資料),以判斷產業或公司是否發生預期之外的狀況。例如2007年9月1日半年報公布前因政策做多的的生技類股便出前了獲利了結的狀況,業績欠佳的個股在半年報公布之後陸續出現股價大幅修正的現象。可見財報數字的威力絕非大戶籌碼所能輕易左右。

5/1將是年報和2008年第一季財報的最後公布日,目前為止2007年年報財報數字大多為上櫃市公司自結之結果,仍未經會計師簽核過,故仍須持續等待正式數據公布結果。一般年報公布的高峰期將集中於三月底至四月底之間,而2008年第一季季報則於年報公布後再公布,所以一旦投資人在這段期間對所持股票的獲利狀況仍有重大疑慮或者無法掌握獲利數字等消息,建議在此空窗期先出脫為宜,或者持續到本部落格查看第一手訊息,或許還能看到許多你仍未想像過的基本面輪廓。

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

為什麼不能買『遠航』

由於史導客曾經經歷過好長一陣子不懂得所謂的市場價值,而曾經淪為被市場利用的工具,同時也發現仍有不少人深受股價漲跌而完全失去評鑑價值的能力,所以本篇在進入下一篇『台股各級產業-子類股相對成長狀況分析月刋-2月』之前要給有緣看到這一篇文章的格友一次改變自我的機會。

由於遠航財務事件已爆發,所以用這個案例來說明基本面判斷價值的重要性,更能深入其境。

先來看看史導精心整理過的遠航之基本面財務資料。再上表中,依基本面強調的財報追蹤來說,我們可以看出遠航從2006年第四季的財報便出現業內虧損的經營情況(見2006年Q4營益率),而且負債率在2006及2007年始終維持在76%以上,如果注重基本面的投資人應該也會發現該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始終為負數,直到2007年Q3財報出爐,Q3資產報酬率的跌幅擴大到-14.45,同時Q3股東權益報酬率也擴大至-61.8。表示負債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我們來看看遠航的業外部份,2007年Q3業外淨損為 -85.893%,答案已揭曉了。又是一家地雷公司。如果你很精明地看財報,理應不會碰到這次的事件,而且也沒有興趣再去理會這家公司,不然偶爾來看看史導客的文章,應該也會有機會避險,請參看〔2007/10月產業景氣暨10月份營收不佳<個股>評析〕。

最後敬祝格友們,『遠離投機,快樂投資』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LG電池『芯』廠火燒事件之影響評估

記者:志工.史導客
2008.3.9

繼去年日系電池芯供應商松下發生火災之後,3/4韓國LG又突如其來的火災事件再度使得金球的鋰電芯的供給更進一步的失衡(日本的三洋、新力與韓國的三星就是目前全球前三大鋰電池芯廠商),也打破了電池芯下游鋰電池組裝廠的供給優勢。也就是說原本2008年預估全球筆記型電腦將維持20%的成長率中己考量了筆記型電腦零組件可能缺貨而無法正常供應的假設。而這事件將再度加深鋰電池供給不足的問題,台灣鋰電池廠包括新普、順達科及加百裕等台灣三大國際鋰電池供應商卻得同時也得面臨缺乏電池芯而無法發揮產能的問題。且看下去..

目前韓國火災廠房已確定為其月產量達1350萬顆的大廠,不過這事件不能單純地用心理利空來解讀。因為基本面方面仍需理清。全球對鋰電池目前為止至2008年底需求將遠大於供給,目前全球鈷價大漲(鋰電芯主要原料),使得鋰電池價格已是水漲船高,故鋰電池供應商雖然出貨會減少,但是本身仍具議價能力,故可以彌補未來營收可能減少的損失。另一項要注意的地方是,對於鋰電池的整體市場需求時間長度,如果僅僅只有一個月的需求程度,則對於鋰電廠絕對是一項利空,可是若你看過元月份史導客撰寫的NB供應鏈分析一文,則可以得知NB的需求已是全球性趨勢,2008年暫時沒機會看到反轉的跡象,故這項長線利多遇此事件,就要變成短空,至於會有多短,則要看受火災肆虐的廠房要多少時間才能恢復生產,而目前預估要二到三個月,所以向LG『電池芯』廠訂購比重較多的組裝廠顯然要承受較多的短空,而這項利空在3/4當天便明顯發酵,所以利空若再度被其他需求面利多消息(例如3/7的營收報告)掩蓋就會反應完畢。而三家鋰電組裝廠中,新普科技向韓國LG訂購比重較多,約有二百萬顆,順達科則約五十萬顆,加百裕採購量也有三十至四十萬顆。

就全球市場占有率而言,新普方面預估全年可達3000萬組,市占率約24%,故預估三個月的重建時間,若無法向國外調度足夠的電磁芯,則預估損失一百萬組的產能(依市面上最常見的電池組使用六顆芯電池來估算),影響產能最小約3.33%的產能,法人則是預估在5%,而順達科方面則約1500萬組,市佔率約12% ,最小損失預估為8.33萬組,相當於全年的0.56%,影響幅度預估不會超過1%,故未來至六,七月起又到旺季期間,需求將持續大於供給的情況下,鋰電池產業可享有毛利走揚的優勢,成本仍可順利轉嫁,故至此答案應該呼之欲出了吧。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月營收分析重點提示 – 以開咖啡店為例

每月的月初又到了上市櫃公司公佈營收的時刻,基本面分析的行家都會以營收報表做為財報公布之前的最小分析單位,而且做為確認個股基本面有無出現反轉的判斷依據。如果你認為這項數據隨便看看就好,不是那麼重要,則你可能就要為自己所做的決策付出慘痛的代價。

以開咖啡店為例子好了,假如期初全額投資朋友開了一家咖啡店,花了120萬元(固定資產),另外還準備了一些現金(約當現金),及咖啡豆(存貨),經營了幾個月下來,付了一些租金,水電瓦斯費和薪資(營業費用),經營期間有些客戶不愛付現,而賒了一些費用(應收帳款),如果你沒有拿賺來的錢去投資另一家連鎖店,那業外獲利部分=0,而你2008年2月份結算的營收為10萬元(MOM= -50% ),你會不會緊張呢? 因為你總要煩惱下個月的租金及水電費從那裡來吧。所以與其煩惱還不如了解一下自已到底有沒有虧損或虧損多少錢。

怎麼算呢?

我們乾脆套用股本的觀念來算好了。如果你的咖啡店依上述資本額120萬元未上市每股10元來計算,等於你有12萬股(一百二十張自家股票)。而元月份營收為20萬元,考量固定成本(含薪資,租金及水電費又叫間接成本)平均維持在6萬元上下)和變動成本(水費,咖啡豆,瓦斯等又叫直接成本)的支出之後,營業利益平均維持在30%。如果想要在一年之後攤平120萬元,也就是全年度EPS要達到10元,則每月的EPS至少要賺0.833元,則已知資本額的前提下(不考量物價水準),換算成營收應該是40萬元才及格,並且要維持在6萬元以上(營收損益平衡點的最下限)。

但是就實務面而言,每月投資人只會看到營收結果,很少注意資本額的變化情形,什麼數字才能一眼就知少賺了多少錢,簡單的方法是運用月實質營益率,二月之月實質營益率=(營收*營益率)/資本額 = 10萬*0.3 / 120萬 = 2.5%(當月每股業內之EPS=0.25元),而元月之月實質營益率=5%(當月每股業內之EPS=0.5元),好處是可以了解獲利占股本的比率,以及每股大概賺多少錢。在這個例子中,你就會知道:只要月實質營益率不到10%,則一年之內要回收一個股本(120萬元),都還不是時候

所以身為投資人的你就不會迷失在本月的月營收成長率(MOM)的迷思之中。若以上條件達成,接下來才是看營收成長的趨勢也就是YOY,如此便能簡單買股,同時輕鬆賣股。

##EasyReadMore##

[推到 Facebook]